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领导干部不要对自己 “娇生惯养”

2014年02月11日 18:33 | 作者:李海涛 | 来源:求是理论网
分享到: 

  一般说来,娇生惯养是父母对于小孩或是长辈对于晚辈。笔者以为最大的娇生惯养是自己对于自己。

  近来,关于“部分公务员因禁令考虑离职”、“公务员向领导抱怨过裸年,第一次觉得过年费钱”、“镇书记叹月工资2400,打工都比我挣得多”类似这样的诉苦声、抱怨声层出不穷,时评界关于这方面的评论也铺面而来,姑且不说各种评论的对与错,单从领导干部身为人民公仆来说,这些牢骚声就听得不顺耳了。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部分干部心浮气躁,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爱发牢骚。有时甚至对什么都不满意,什么时候都不满意,走到哪里都不满意。只要话茬一接,牢骚怪话就来了。有的感到提拔无望,精神不振,该抓的工作不抓了;有的对职务安排不满意,向组织讲条件,对群众发牢骚。在一些干部的脑海里,他们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时不时为小车不上档次、房子不够豪华、架子不够气派、镜头不甚明显而大发牢骚。这些“牢骚”发多了,势必会损害领导干部的形象。

  虽说,领导干部也是人,没有牢骚恐怕很难做到,但应该努力做到少说甚至不说。身为人民公仆,发牢骚是极不明智的态度,对人有害,对己无益,于事无补。对人有害,是说牢骚涣散人心,影响团结,败坏士气,不利大局。对己无益,是说牢骚不仅把自己搞得无精打采,即使干了工作也会因牢骚太盛而招人厌烦。于事无补,是说牢骚大多是一种消极的发泄,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理智。事实上,那些很少发牢骚的干部,不是没有困难,不是没有委屈,而是能够正确对待,能从大局出发看自己,能着眼长远看眼前,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可贵的品质。

  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必须消除自身“失落感”,树立自身荣誉感:少说多做,不对自己“娇生惯养”。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为官一方,要虚心履责,造福一方,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其次要埋下身子,真心学习,积累“正能量”,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条件。最后要摒弃“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和“官本位主义”等杂念,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增强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能力,保护好自己。“真金不怕火炼”,做出了成绩,党和群众自然会有公论。因此,领导干部要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用真心、真情、真功为人民谋福祉。

  (作者单位:廊坊市广阳区委组织部)

 

编辑:付鹏

关键词:领导干部 娇生惯养 牢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