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清房改革”还需走完最后一公里
中央先后出台“停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通知”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各地不断传来限建清房“好声音”。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当前的“清房改革”中仍遭遇“应付式”清理。
这场自上而下进行的清退改革,至少从数据上看,效果还是相当喜人的。但数据毕竟不能代表一切。一方面,目前多数地方公布的清退数字都很笼统,只涉及单位总人数和清退总面积,清退出来的房子作何用途未作进一步说明,改革的意义未能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诸如“局长搬进处长办公室”之类的怪象,也让改革打了一些折扣。显然,清退豪华超标官衙不能仅仅满足于纸面上的进步和总体上的趋好,还应不断地在改革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和纠偏,走完最后一公里。
温州是一个值得解剖的制度标本。去年4月,温州率先在全国试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制度改革,然而实施近一年来,“温州模式”却步履维艰。究其根源,正如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陈波所分析的,一是“定标难”。办公用房的实际情况与现行标准相差太大,难以执行到位;二是“切割难”,办公用房的类型多样,分割、调剂起来不像切豆腐,若超标几到十几平方米,无法妥善处理;三是破除特权思维难。“用房严重违规的多是领导,清房就是要动领导的特权,他如果不是真心改革,效果怎能落地?”
这些问题其实很具代表性和普遍性。清退豪华超标办公楼若想走完最后一公里,首先是制度的精细化。应该说,对于办公用房的超标问题,我们不缺少制度。自1988年首个楼堂馆所“限建令”——《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到去年底中央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国家层面发布的政府性楼堂馆所管理文件超过十个。但总体上,这些制度规定偏于原则和笼统,未能有效关注到诸如“办公室超标该如何切割”、“超标部门如何妥善处理”这样的细节问题,而恰恰是这些问题决定了制度的成败和可行性。
其次是执行的落地。徒法不足以自行。尤其是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实语境下,光有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种能够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譬如信息公开,定期“晒晒”政府楼堂馆所的“账单”,以监督的力量来保证清退超标办公楼不至异化为运动式改革。
最后是问责的到位。至少从目前来看,因办公楼超标而被问责的案例仍属罕见。当然,这可以理解成是为了给改革预留缓冲期,但是,如果超标和不超标一个样,改与不改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必然会滋生一种观望心理,徒增改革的阻力。事实上,豪华、超标办公楼之所以泛滥成灾,问责本身就是最为缺失的一环。
编辑:付鹏
关键词:超标 走完 最后一公里 清退 改革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