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癌症防治研究需要战略前移

2014年02月12日 17:36 | 作者:黄静;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2年后我国肺癌发病或将居世界第一

  日前,在第六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赵平表示,目前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原因。我国肺癌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可能达到100万,居世界第一。本届论坛就“关注控烟与早诊早治推动肺癌规范化个体化诊疗”进行深度探讨,各位专家言辞恳切,给出更多建议和期许。

  “现在人们得了心血管病、糖尿病都不会觉得有多么可怕,而肿瘤恰恰不行,得了肿瘤就感觉没有希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院士说,近30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而肿瘤病人大多数是在晚期发现,治疗效果差。他强调,中国癌症防治研究需要战略前移。

  为什么癌症这么难治?程书钧介绍,恶性肿瘤的异质性是肿瘤治疗面临的挑战。患相同类型肿瘤不同的个体之间,其基因突变谱差异很大,这是同种肿瘤不同的个体之间,对相同治疗反应很不一样的原因。他说:“肿瘤也是生命,在不断变化。异质性造成的肿瘤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到了晚期,肿瘤异质性会越来越复杂。”

  个性化治疗是肿瘤界的巨大进步,“但这个巨大进步对于攻克肿瘤还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程书钧说,“不得不承认,单靶点的靶向药物已面临耐药的挑战。为什么包括肺癌在内的所有靶向治疗会出现耐药,这是因为肿瘤是分子网络病,就好像一个蜘蛛网,你把这头切了,那头还是通的。因此,现在有了多靶向治疗。”

  谈到癌症防控的战略前移,程书钧认为,癌前病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我当医学生时,最敬佩什么样的老师,比如治疗乳腺癌,医生把乳腺切掉,整个胸大肌淋巴结都扫掉,我们说这个老师高明,能做这么大的手术。现在怎么样,只要做乳腺局部切除加放射治疗,其效果与乳房切除手术一样。这是巨大进展。我们医院目前已完成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微创治疗163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5%,我觉得我们国家最有希望的是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加微创治疗,如果我们坚持推广5~15年,消化道肿瘤死亡率会有所降低。”

  “癌前病变控制最好的是宫颈癌,第二位是大肠癌。但是对于肺癌依旧很难。”程书钧呼吁,建立国家肺癌防治中心,由国家公益性事业持续支持,研究和确立肺癌真正的高危癌前病变及其防治方法。

  程书钧还提出自己的思考:“现在我们还是在治疗肿瘤,但从近百年来跟肿瘤斗争的历史来看,对于转移的肿瘤,我们的进展甚少。到了癌症晚期,是不是应该从治疗病人的肿瘤转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

  他认为,带瘤生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要重视肿瘤患者宿主因素的研究和评价,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只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办法。

 

关键词:肿瘤 治疗 癌症 防治 研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