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电影市场何以能“一触即发”
什么词能够贴切地形容今年春节到情人节的电影市场?
一触即发!
从1月31日正月初一至2月14日元宵节、情人节,中国电影市场的纪录被接蹱而来的惊喜一次次刷新——初一票房2.58亿元刷新国内电影市场单日票房最高纪录,《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成为首部首日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爸爸去哪儿》以9200万元的成绩成为首日票房最高的国产2D影片。然而,这个纪录在2月14日情人节很快又被刷新,《北京爱情故事》创下1.02亿元的首日票房新纪录。
中国电影市场涌动的活力是如此充沛。任何一部优秀影片的入市,都像鱼雷入水,没有人知道市场这池水有多深,也没有人知道溅起的浪花会有多高。初一至初七,全国电影票房突破14.42亿元;情人节当天,电影市场总和达1.98亿元。档期容量的扩大,根本上是市场整体容量的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市场在2014年春节和情人节较之以往的成长,体现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成长。而这种成长绝非仅囿于容量扩大。
就在几年前,说起电影档期,不过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寥寥几个。那时候,春节看电影的风气远未形成,春节档的概念都很模糊,更别说情人节档期了。而且,电影档期的存在更多以单纯的时间刻度为依据,对观众来说,看电影还只是在重要的法定节假日才进行的休闲活动。
但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转变发生在2011年“光棍节”,瞄准都市青年心理需求的电影《失恋33天》成为至今仍被屡屡提及的“黑马”。从那以后,“光棍节”档期的概念浮出水面,情人节档期的热度越来越高,自然不在话下。
新的电影档期,超越了单纯的时间刻度本身。情人节、光棍节,甚至愚人节,它们在市场上得以生长的依据,来自中国电影人对观众心理需求的深入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有的放矢的创作生产和营销。
而这些档期的逐渐成熟,从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电影产业从“守株待兔”的被动式发展——等待时间节点、等待观众走进影院,转变为主动式发展——积极发掘市场需求、制造消费热点。相比于票房飞增,这种发展姿态的转变显然更为可贵。它更能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消费者意识的提升,更能体现中国电影现代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更足以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的内在成长。
于是有人说,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未来情人节、光棍节的电影消费热度,有可能超过已经非常成熟的贺岁档、五一档、国庆档,甚至电影市场还会出现更新、更具活力的档期。
当然,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虽已走上良性轨道,但仍需要中国电影人投入更多的热忱、更大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品质产品,来作为驱动市场不断发展的引擎,撬动“一触即发”的状态,维持电影市场的热度。
中国电影,还需加油。
编辑:付鹏
关键词:电影 市场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