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董怀表收藏有门道:外观品相是重中之重
百达翡丽,18K红金镶珍珠珐琅彩绘怀表,约1890年制,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以13.75万港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1万元)。
Invicta, 18K金及珐琅镶珍珠猎壳怀表,配三问功能,约1890年制,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以18.7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成交。
郁金香形,金及珐琅镶珍珠郁金香形时针,配隐藏表盘,约1810年制,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以43.7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成交。
江诗丹顿,18K金及珐琅装饰,配象牙表盘,1922年制,在香港佳士得2012年秋拍中以20万港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6万元)。
瑞士制造,18K金及珐琅镶钻石甲虫形时针,配隐藏表盘,约1890年制,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以17.5万港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4万元)。本报综合报道
怀表译作Pocket Watch,意思就是口袋里的表,顾名思义,应该是佩戴在胸前、怀里的表。这种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得以大规模生产的钟表类型,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常见,就连英国绅士也很少佩戴。人们对怀表的了解更多地是来自于影视剧,比如大侦探福尔摩斯缓缓地从上衣口袋掏出一枚金色怀表,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然后眉头稍皱,陷入沉思;又比如《一代宗师》中“武林大会”各家宗师合影时,几乎都从上衣襟中露出金色的怀表链。怀表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风貌和生活的印记,是男人的神气和魂魄。
有人觉得怀表的华丽在外,珐琅面、黄金壳、珍珠口、微雕画,并且有着皇家定制或宫廷贵胄收藏的背书,难得流落民间。也有人觉得怀表的华丽在内,穿越时间的古典审美,能看见几个世纪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小小怀表内藏着的比腕表更为复杂的结构。其实,在资深藏家眼里,怀表更多的是一种结构精妙的复杂机器,尽管外表华丽,但它却始终有着一颗理性的心。
如今,怀表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收藏价值逐渐被发掘。近几年,随着一场又一场拍卖会上的“一锤定音”,古董怀表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成交天价”,成功跻身“拍场新贵”之列。
1511年诞生
要想了解怀表在钟表家族中的地位,首先得了解钟表发展史的脉络。
古人根据太阳光照射在标杆上的投影来测定时间,后来人们懂得了机械原理这个东西,才制造出计时钟。早期的时钟,大多数是安装在教堂或钟楼上,供人们看时间之用,而那时还没有个人钟表。大约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后,时钟原动力由重锤改造为发条,从而为计时器小型化奠定了基础。也正是有了这个基础,欧洲的造钟匠以制钟的技术发明了怀表。世界上最古老的怀表,是由德国人制造的。这只怀表诞生于1511年左右,为原始铁质怀表,表上只有一支时针,没有分、秒针,此表现藏于美国费城纪念馆。
国际藏表界把1930年作为表的分水岭,即1930年之前的为怀表时期,此后的是手表时期。
怀表的历史漫长而迷人。清代之初,怀表就通过外国客商、使节、传教士传入到中国,最初并未形成气候。及至乾隆年间,朝野上下竞尚奢靡之风,达官显贵争以财力搜罗稀有珍贵的物品,怀表也由此在贵族社会中流行起来,成为时髦的计时用品。清人赵翼的《檐曝杂记》记载,乾隆中叶,一些大臣为了每天准时上朝,不仅自己佩戴怀表,就连身边的仆从也是每人配发一块。不过,由于当时的制表工艺尚有欠缺,怀表常会出现不准时的毛病,需要修理,故时有大臣迟到的现象发生。
清代男子的常服为长袍马褂,王公贵族于马褂的小口袋放一块怀表,把长长的表链子系在纽扣位置,是一种很时髦的作派。加上怀表价格的不菲,可以夸示身份地位,被认为是彰显名流风范的最佳饰物。于是,这种派头十足的装扮,也很快成为百姓和商贾争相模仿的样板,怀表开始普及。到了清末,同治对其父咸丰死于热河之耻,耿耿于心,对怀表一类的洋货异常反感。使用怀表的时尚风气也一度沉寂。《清稗类钞》记载,兵部右侍郎夏同善有一次见同治,偷偷掏出怀表看时间,被同治发现,当场将表摔碎,并厉声呵责。
中国“大八件”
钟表业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西方商人见猎心喜,于是积极研发生产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钟表,渐渐这类作品成为销往中国钟表的主流,也导致十九世纪“中国市场表”的出现。“中国市场表”以中国人的审美意趣为依归,一般成双成对,装饰极尽华丽之能事,表壳多为金、银、铜镀金等名贵材料。表壳上的图案皆具中国特色,如人物、花卉、鸟兽等珐琅画,再配以珍珠、钻石等。此外,表面除了一贯的圆形外,也有扇形、锁形、果实及昆虫等造形,难怪当时中国社会的上流人士都对之趋之若鹜。“大八件”怀表为“中国市场表”其中一个最广为流行的种类。
所谓的“大八件”,意指这类表都装有专为中国市场而设的特别机芯,而这种机芯都以八大部分组成,因而得名。在国际上,“大八件”怀表的机芯亦索性称为Chinese Caliber,即中国式机芯。其实中国式机芯是欧洲传统机芯的简化版,给予人的感觉较简洁明快,与中国独特的生活品位及审美观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八件”怀表在十八世纪初期已具雏型,于十九世纪初基本定型。当时有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中国钟表市场大部分都被“大八件”怀表占据了。直到如今,“大八件”依然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几年前,在香港拍卖类似的大八件银怀表,成交价高达十余万元。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钟表专业委员会主任、怀表藏家、钟表鉴定专家苏钧指出,尽管怀表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感,承载着当时最精湛的工艺,承载着难以复制的绅士传统,但是,让藏家们着迷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在那个年代,怀表还有一个特有的功能,那就是表达爱情、传递祝福,当时贵族们喜欢用怀表作为定情信物,情人之间借怀表表达思念之情。通常的做法是:送表者会在怀表的防尘盖上刻上对方的名字以及简短的祝福,然后把它赠送给情人。后来,人们又用怀表来表达祝福,比如送给长辈,同样也是在防尘盖上刻上对方的名字及祝福语,赠送给对方。
存世量稀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股收藏古董表的风潮在美国、瑞士、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涌起,这股怀旧潮使得古董怀表的价值得到重估。从珐琅大八件表、银壳大八件怀表,到有纹银表,还有自鸣、三问等,都值得收藏。而珐琅表始终受到欢迎:百花图(俗称“万花不落地”)、打猎图、人像图以及各种神话历史故事,都可以系列收藏。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怀表收藏者的人数远少于手表收藏者,但由于古董怀表的存世量稀少,其在拍卖会上的拍卖价格往往高于手表的拍卖价格。比如,香港拍卖市场成交的乾隆时期的宫廷怀表,一般都在50万元以上的价位成交,甚至高至几百万元,而非中国系的欧洲怀表,也多能以100万元以上的高价成交。同期的手表成交价格多在10万至50万元,只有少数顶级名表,价格才能过百万元。
据广州东方表行的黄经理介绍,怀表与手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机械技术方面,以及其机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渊源。直到如今,瑞士系生产的手表工艺都是秘而不宣的商业机密,增加了名表的收藏魅力。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名表已成为了潜在的硬通货,如果有游客在澳门赌场输了钱,拿瑞士名表也是可以直接换钱的。
什么样的手表与怀表值得收藏呢?香港名表收藏协会的林卿认为,无论收藏手表还是怀表,都有两个共同的前提,一是要收藏机械表,只有机械表才传承了精湛的工艺文化,二是最好收藏价格在5万元以上的手表,至少也要在2万元以上,否则名表发行量也不小,未来的增值空间有限。
2012年,在香港佳士得2012年秋拍中,LeCoultre & Frankois怀表以4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的价格成交。此表极其小巧,直径约为两厘米,金及珐琅装饰,约1850年制。“目前,怀表收藏者的人数远少于手表收藏者,但由于怀表的存世量稀少,因此罕见的、品相好的精美古董怀表已成为了一种高级藏品,拍卖价格往往高于手表的起拍价格。”一位业内人士称。
看历史渊源
但手表与怀表的收藏重点也有所差异,手表主要应看品牌与发行量,怀表则要看历史渊源。
一般来说,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表必须是知名度高且价格不菲的品牌表,其中,瑞士系名表受到了藏家的最高肯定。眼下,便有所谓世界十大名表的说法: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宝珀、万国、伯爵、卡地亚、积家、劳力士、芝柏。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现身著名拍卖行的品牌中,百达翡丽占50%,其他顶级品牌占30%,稀有的当代表款占10%,其他品牌占10%。这些世界名牌的交易价格明显要比普通名牌手表高出若干个档次,而只有够得上世界顶级名表档次的手表,才具备长期升值的潜力,每年在世界范围内的升值幅度多在5%至15%之间。
限量发行的名表往往具有价格加速上扬的特点,物以稀为贵,比如1962年发行的百达翡丽3448型号白金腕表,当年发行的数量不超过100只,价格只有3000美元,但时隔几十年,价格早就翻了几十倍,拍卖市场成交价接近15万美元。
至于怀表,只有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才大规模生产,带着深厚的历史烙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其历史渊源成为了衡量收藏价值的重要尺度。近年来的拍卖市场,古董怀表频频亮相。一块英国产的普通怀表,如果被清朝皇族使用过,其价格则比同类产品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乾隆时期,钟表制作技术达到了巅峰,那个时期出产的宫廷怀表成为了近年来拍卖市场上最为热拍的产品。
国内知名钟表收藏家张澍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机械手表的所有功能性技术问题,其实在怀表年代都已经解决了,手表走的路是微型化。很多制表大师的成长都始于怀表的装拆和维修。所以,怀表永远是手表的导师。
“就古董怀表而言,品牌没有手表那么起决定性作用,但仍以今天依然热卖的品牌为焦点,如百达翡丽、宝玑和朗格等。但真正有涵养的怀表收藏家绝不会以品牌作为收藏导向。怀表的功能与手表大致相类似,但价格规律却大相径庭。手表的价格曲线向上是:计时—万年历—陀飞轮—三问(或自鸣),而怀表却是计时(或追针)—三问—万年历—自鸣—陀飞轮。这主要是由珍稀度决定的,古董怀表很少有万年历和陀飞轮。而从手表实际的制作难度来说,价值顺序应该是:万年历—计时(及追针)—陀飞轮—三问—自鸣。”
因此,收藏古董怀表不应注重款式或外形,更不要迷信名牌。因为一个古董怀表的状态往往是决定它价值的重要因素。一个表面和机件均是原装的表,比重新绘写表面而小部分零件又是配置的表,价值可以相差10倍。
先验证机芯
就造型而言,常见的古董怀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面上加有表盖的猎用式,另一是不加表盖的敞开式。另外,还有相对较为少见的只加部分表盖、露出指针的半猎用式,以及两面都有表盖的“闷表”。
手表与怀表,最初步的鉴别是验证机芯。瑞士系列品牌早在两个世纪前就习惯将品牌名称与型号铸刻在机芯周围,字体均匀清晰,造假难度较大;只有看得见这些标志的手表或怀表,才可能是真正的名表。而且,由于铸造工艺精湛,名表的机芯即使时隔多年后依然光洁如新,不会产生生锈变形的情况。
再者,收藏古董怀表,外观品相是重中之重。可以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表的外壳磨损程度,表壳底和壳身的衔接处是否断裂,表壳有没有凹痕或者包金有没有脱褪。还有,一定要打开表壳,观察后底盖的标记,通常牌名会标记在表壳中间。同时要看有没有牌子的标记以及标记是不是后来盖上去的,以防表是被拼凑而成的。同时,要注意钟表走得是否稳妥,表的滴答声是否清脆等。
最后要看的是表面,这也是一个古董怀表常被伪造的部分。由于历史比较悠久,表面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磨损与脱色的现象,表壳上不一定很明显,但环绕表面的一圈金属却都有明显的划痕,造假品的做旧显得比较矫情,划痕不可能做得很明显。此外,老怀表的机芯多选用黄铜合金制作,少数甚至选用白银与黄金镶边。
随着造假技术的提高,不少不法企业也在机芯标志上下功夫,光看机芯表层,普通藏家很难看出是否赝品。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名表的历史与工艺知识。一般说来,瑞士系机芯的转动轮轴都是呈现正圆锯齿状的,美国与英国的名表则不一而足,椭圆、正圆与球形轮轴都有,其对应的品牌也应该符合这个特点。 近50年制造的世界十大名表,都会颁发三类证书:制造合格证书、特约零售商证明和世界连锁维修证书。
此外,收藏怀表也要避免投机心理,冀望投资以后短期内就收到回报。毕竟,只有在收集的过程中感受到赏玩的快乐,与藏品形成精神意识上的交流,才是收藏的至高境界。
编辑:付裕
关键词:古董怀表 收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