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全国两会>好声音>生态 生态
高抒委员呼吁
应制定和启动“环境和生态重建计划”
阅读提示:
当前湖泊、河流与海洋的脏水,频发的雾霾,农田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和农药,堆积如山的城市垃圾,我们每天的生活不得不跟这些讨厌的污染物打交道。森林、湿地和原野大面积地消失,许多野生动物处于灭绝和生存危机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事件的不良后果。城市里高楼林立,路面水泥沥青,城市人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是乘坐汽车或地铁奔波,不得不让人们想念以前大自然的那片绿色和那份恬静。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极大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认为,环境与生态重建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而今后国家应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这些条件的形成。相对于科技,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水平和公众环境生态意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如何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要以资源使用为支撑,而资源使用必然改变环境、影响生态系统。许多人试图想出双赢的方式,但至今尚未得出圆满的答案。例如,学者们提出要计算“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作为开发资源时进行生态补偿的依据。然而,目前的估算方法还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经常出现对价值的低估,以至于难以起到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生态系统价值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盐沼湿地,过去人们认为是荒滩、盐碱地,不值钱,而现在绿色的盐沼值钱了,要修建湿地公园。那么,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上,是否要考虑这个因素?另外,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也很重要,上海市郊的天然湿地比边远地区的更加贵重。还有,如果要价太高,则会影响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所以,保护与冲突的矛盾目前难以避免,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单纯以GDP为指标的经济是不合理的。GDP不仅有数量,也有质量问题。质量好坏如何区分?应该在考虑劳动和市场之外,再加上环境、生态和资源消耗因素,进而重新计算GDP。这个问题不解决,难以评价真实的经济水平,环境、生态保护就失去经济学依据。
■公众如何承担环保责任
公众对环境、生态保护的意愿目前还不够清晰,在社会层面上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自己应尽的责任也缺乏主动了解的意识。环境、生态问题的产生是复杂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例如,雾霾的形成与空气中的微粒有关。在自然环境中,微粒可来自裸露的地面;人类活动造成的微粒,如烟囱和汽车尾气,也是经常报道的。但是,人们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微粒的积累效应。城市里日复一日的粉尘堆积使处于活动状态的微粒越积越多,夜间沉降到地面,第二天又被搅动起来,进入空气。所以减小微粒浓度,不仅要减小来源,也要去除过去累计的部分。再如,餐桌上的浪费是一个经常提起的话题,但只说浪费的食物足够多少人吃一年,而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我们生产的谷物、肉类,甚至料酒、酱油,无不以环境、生态为代价,浪费食物就是破坏环境、生态。人们随地扔垃圾、丢掉喝了一半的矿泉水,也是常见的不利于环境、生态的行为。所以,公众意识的提升十分重要,不能只是要求政府提供好环境、好生态,自己却没有相应的行动。在这个方面,社会公德的教育很重要,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观念,并转化为行动。
■如何看待环保“一票否决制”
对于环境、生态问题,官员的管理职责,最低限度应是按照法律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并认真执行,较高的要求则是提出环境、生态有效保护的管理措施,对管辖区域内实施治理和修复。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环保一票否决”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管区内环境出问题,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归罪于某位官员不一定妥当。惩罚应仅限于上述最低限度的管理职责上的失职行为,不能以环境是否出现大问题为判据。对于任何一个环境,在治理完成之前总有暴发危机的可能,如果要因此而惩罚什么人,那么谁遭到否决谁不被否决岂不是“撞大运”?不称职的干部被罢免还好说,但对认真工作、有所作为的干部打击就太大了。可以说,这个办法不仅不能调动干部投身环保事业,相反会让人无所作为。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措施,是对官员提出正面要求,选拔和任命有能力提出环境、生态有效保护的管理措施新想法的、实施有效治理和修复的人上岗,同时把环境、生态重建的进步而非现状,作为工作好坏的评价标准。
■怎样提高环保的立法和管理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环境、生态问题还将进一步突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应制定和启动“环境与生态重建计划”,在立法、规划、资金投入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推进问题的解决。在立法上,要补充、完善缺失的法律,目前已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正在酝酿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今后还应制定洁净空气法等法律,使环境与生态重建有法可依。在规划上,对科学技术方法、与资源开发的关系、经济制度和考核指标、公众意愿、政府管理职责等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具体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治理方案。通过规划,可以明确工作目标,并使环境和生态重建有路线图、时间表。在资金投入上,要明确资金的数额和来源,以及投入的平衡点。能够用于此项事业的资金应该是社会有能力提供的,并且经济上有潜在回报的,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环境与生态重建的目的。
编辑:罗韦
关键词:环境 生态 制定 因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