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知识讲堂>文玩杂项文玩杂项
茶叶收藏:能喝的古董好喝吗
茶叶收藏市场目前开始趋于理性,去年一家拍卖公司的普洱茶专场拍卖中,只有30%的老茶竞拍成功,但80%的新茶得以成交。
通常情况下,4年之内的普洱茶都被称为新茶。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如今,造假手段频出,普洱茶靠年份取胜已是一个过时的说法。在普洱茶收藏领域中,逐渐开始关注老茶的口味。
很多人认为带有“老”、“古”字样的普洱茶就是老茶好茶,其实是一个误区。以班章和老班章为例,其实班章是云南普洱地区的一个村委会,班章和老班章都是这个村委会下边的寨子,但是由于这两个寨子成立的时间有先后,所以才有老班章和班章的区分,并不代表这两个地区的普洱茶哪个年头更久远。
还有很多藏友认为,包装上标注的年份越久远、价格越贵的普洱茶,其收藏价值就越高,这也是一个误区。一些不良厂家、商家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消费心理,故意将年代不长的新茶标注为陈茶,或者将新茶掺入老茶中,滥竽充数。
更有甚者,采取了“湿仓造假”的作假方法。“湿仓”,就是把普洱生茶存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地窖,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容易加速茶叶陈化。真正意义上的老茶,大部分都是以“干仓”存储。也就是说,茶叶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发酵陈放,才能保证良好的品质,增加收藏价值。
收藏的茶叶除了看年份以外,还有哪些价值?老茶,作为可以喝的古董,口感在判断茶叶收藏时起到何等作用?
笔者近日走访了三位熟悉茶叶收藏现状的人士,从不同角度谈对茶叶收藏的理解,帮助藏友明确一个更为切实的茶叶收藏方向。
用艺术评论家王春元的话来说,收藏茶的最终目的是围绕“喝”的,无论多贵的茶,终归是用来品尝的,而不是用来鉴赏。许多条条框框的收藏理念其实未必合理,甚至是商业炒作的噱头。如果市场释放出了一些需求信号,某些品种自然会热起来,却未必符合口感的标准。所以,许多藏友或许都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朋友拿出号称几十万元一饼、存放了几十年的老茶,喝到嘴里却难以入口,还不得不表示赞许和谢意,因为这种待遇不是人人都有的。
资深茶艺培训讲师唐雅琴在接触爱茶人的同时,亦深入了解整个行业的内情。关于茶界现状,她分析说:风调雨顺的年景,茶叶年年增产,当年生产的茶不一定都卖掉了,卖掉的茶也不一定都喝掉了,喝掉的也不一定就是好喝的。
溯本追源,一款茶叶,无论什么品种,首先是好茶,才有可能具备收藏的基础。
什么是好茶,如何定位?唐老师说,好茶首先产自好产区,山清水秀,云深雾绕,远离污染;古云“采之时,造之精”,从茶叶原料的老嫩标准,采摘的时间,制茶师对茶叶所采用的最适宜茶性的加工方法,到茶叶的包装、运输,这之间每一个环节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茶叶成为一款好茶的标准,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难以明白个中门道。如今茶叶品类丰富,专业上已分出红、绿、黑、白、青、黄六大基本加工类,再有花茶、保健茶等多种复合类。
按茶名来论,金骏眉、铁观音、大红袍、安吉白、龙井、碧螺春、瓜片、猴魁、正山小种、滇红、祁红、普洱、茯砖……细数下去,名目繁多,恐有数千种类。那么,到底哪一款茶才是最好、最值得收藏呢?
每一茶类,只要整个生产、加工、运输环节都没有问题,就可以算作一款好茶,唐老师这么说。大家关心茶,爱喝茶,但难以从茶叶生产到运输全过程跟踪,那么有没有办法对茶叶的质量进行鉴别呢?
一般来说,鉴别一款茶的好坏,从干茶的外观、色泽、触感、香气及湿茶的茶汤、叶底、香气、回韵综合评判。唐老师将其称为茶叶鉴别八大要素,同时她介绍说,目前具备这种专业茶叶感官审评能力的专家在中国茶业界极少。由于茶文化的推广逐渐增强,也有一些爱好者会先熟悉专业,深入了解之后再逐步加入茶叶收藏的行列。
那么,能确定一款茶为好茶时,它是否就可以拿来收藏?
那可不一定。唐老师说,对于爱喝茶的人而言,一款茶,生长时环境好,采摘精细,加工得当,包装安全,保存防潮,加以好水好技法冲泡,便属好茶。每一种茶有它专属的指标要求,国家定了茶叶的国标,生产企业有企标。茶叶是否好喝,口感的指标却在品茶人的心里。
对于想收藏的人而言,要对各大基本茶类的收藏价值有广泛的了解。比如绿茶为不发酵,不宜存放;红茶为全发酵,存放过程中变化不大,无法发现新陈茶之间的差异性;黄茶品种少,当代工艺改良,特征不明显;白茶为轻发酵,素有“三年陈,七年药,十年是个宝”的民间传说,现今掀起一股收藏小高潮;黑茶本为后发酵,其中出名的品类普洱茶自2006年火爆后历经高低谷,至今仍占据了茶叶收藏市场的重要份额;另外同为黑茶的安化茯茶也崭露头角。
那么适合于自己收藏的到底是哪一类、哪一种、哪一个品牌呢?这个需要非常全面的综合评估了。
除了必须具备好茶的基础,一款茶叶的产量、市场投放量,直接决定了它的升值空间的大小。这就需要爱茶者精准的判断了。
古玩收藏家鞠肖男提供了一个信息,古树茶以无污染、口感好将会成为藏茶者新的关注目标。几年前,鞠肖男跟随朋友来到了云南,找到了原始森林里的野生古茶树。那里从5月底一直到10月底天天有雨。茶既喜欢阳光又不能曝晒,既不能冷又不能热,所以茶树在那里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鞠肖男总结了一个公式:口感最好的茶=最好的茶原料+最恰当的加工。茶原料有一些生态标准,比如海拔、温度、空气等。相对的高海拔,才能提供最利茶生长的各种气候条件。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蒸腾作用强,使茶叶代谢增强,产生更丰富的芳香物质。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质量未能达标,或者是后期储存不当,那么不论存放多长时间,茶叶品质都很难脱胎换骨。
鞠肖男考察林林总总的茶加工工艺后还发现,所有的茶加工手段诸如蒸青、炒青、摇青、紧压、揉捻、发酵、烘烤等,无不是基于人的某种理想,针对茶叶的苦、麻、涩、酸、辣等不良口感,运用“最恰当”工艺进行改良,其目的无外乎是在方便茶的储运之外最大程度地保持茶的天然香气、色泽、条形,以及弥补茶的口味缺憾,其实质无外乎是在茶的口感、有效成分和饮用条件之间寻求新的配置平衡。再换句话说,没有不良口感的茶,是不需要刻意加工的。
鞠肖男把采来的千年野生古树茶取名茶祖茶,他将鲜叶釆下,自然吹干即喝。他认为没有任何刻意的加工,也就是它最恰当的加工,正所谓大道至简。他现在喝的野生茶,有的已存放五年,口感愈佳。 对于真正爱喝茶的收藏者来说,茶叶收藏首先是一种感官体验,与别人演绎的故事无关。要想收藏到好茶,就得提高喝茶的品鉴能力。
编辑:付裕
关键词:茶叶 收藏 加工 普洱茶 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