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创业何必走四方,回乡打拼也知足

2014年04月14日 09:17 | 作者:金文新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外出务工收入减少,而生存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对农民工而言,回乡务工、创业,更能缓解生存的压力和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多元化的就业,也映射出选择的理性和社会意识的发展。新的一年里,农民工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其中,有人选择去大城市打工,也有人愿意回家乡创业。最近,笔者就见到了三位决定回乡打拼的普通人,倾听了他们的酸甜苦辣,感受了他们回乡创业的心路历程。

  春玲:耽搁了小孩的教育挣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春玲的老家是望江县赛口镇九华村的。这几年春玲跟老公一直在浙江宁波做早点。今年,夫妻俩不准备外出打工了。

  说起在外打工的经历,春玲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做这一行当,是能挣点钱,但太累了。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来干活,一整天都围着早点摊子转,除了接小孩的时候能出去看看外,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

  当笔者问起他们为什么不准备外出时,春玲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在外做早点,一个月的纯收入大约有一万多。除了进料外和小孩的生活开支外,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就是有钱也没有时间去花。虽然收入比家门口高,但两个小孩上学的费用太大,一个上小学二年级,一个要上幼儿园,七算八算也余不了几个钱。而且浙江的教材跟家里的教材不一样,耽搁了小孩的教育挣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2010年,夫妻俩赶上当时安庆房价不是很高的时候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今年,夫妻俩准备回安庆创业。春玲的老公学过厨师,准备找个饭店去打工,她自己准备盘个小店,做点小生意再照顾两个孩子上学。

  “老公随便找个饭店也有五六千元一个月,自己开个小店总会有一点收入。这样一算,虽然没有外出打工来钱快,但能照顾到小孩,还是划得来。”春玲给笔者解释道。

  红乐:农村条件好了开小店也能挣钱

  红乐是望江县鸦滩镇双河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因为腿有点不便,红乐这几年一直在县城陪小孩读书,顺便开个摩的跑跑出租挣点钱,妻子在浙江做裁缝,夫妻俩就这样长期两地分居。去年小孩考取了四川一所重点大学,夫妻俩一合计,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了,回家做点小本生意。

  促使红乐夫妻俩回家创业的原因,是老家发展的巨大变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零散破落的土砖房变成了楼房,镇上的童装厂还可以把原料领回家自己加工。

  “农村的环境好了,生活条件好了,挣钱也很容易,没有必要跑那么远去打工。搞几台缝纫机,让老婆到镇上的童装基地接单子回家做。我自己就在家里开个小店,买买杂货,再摆个菜摊卖菜带卖肉。”许是看出了笔者的疑惑,红乐解释道,“我们那一片有五六十户,加上周边的屋场上,有近百来户,还没有一家卖肉的,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好了,吃肉是很平常的事。夫妻俩一年能挣个几万元就可以了,总比在外打工、开摩的要轻松些。”

  金强: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心更踏实了

  在望江县城的某汽车销售店,笔者见到了店老板金强。黑黑的皮肤,戴着一副眼镜,脸上露着憨厚的笑容。

  35岁的金强,出去闯世界已有近20年了。先后在广州、深圳等城市打工,发过传单、做过保险、推销过小商品、卖过汽车……2012年,金强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怀揣着多年辛苦积累下来的十几万元钱,选择了回乡创业。“在外漂泊那么多年,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尝了,就想有一个稳定的生活。”金强对笔者说道。回到家乡后,金强选择了在县城开一家汽车美容店,半年后他又做起了汽车销售的生意。“现在农村的经济条件好了,交通了便利了,买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农村的汽车销售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国家政策也有利于我们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回乡创业。”

  现在,金强在望江县城买了房子,小孩也在县城上小学。金强告诉笔者,在外打了那么多年的工,感觉心是飘的,太累了。如今在家门口做事,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心更踏实了!

  原标题:回乡打拼也知足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小孩 打工 创业 笔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