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90余中央部门齐晒“三公”成财政透明突破口
2014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已开启。截至21日,中国已有超过90家中央部门公开其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安排。除了对民意的回应,已成惯例的“晒三公”也正在成为中国推动财政预算细化以及公开透明的突破口。
中国财政部18日公开发布,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人民币,下同),实际花销比年初预算减少8.15亿元,下降10.2%,兑现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
所谓“三公”经费,即人们俗称的“因公出国”、“公务车”和“公款招待”三项经费。2011年,中国国务院首度要求各中央部门向社会揭开“三公经费”面纱,但当年在规定时限过去半月后,仍有近七成中央单位“犹抱琵琶半遮面”。
“今年预算公开的规范性更强,细化程度也提高了”,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分析,90余部门选择集中公布“三公”经费,说明中国预算透明的完整性有所提高,同时,文件从形式至内容,都更清晰具体地回应了民众关于“花了多少钱”、“为何花这些钱”的关注。
记者注意到,相较此前一些部门“三公经费”被民众指责“语焉不详,蒙混过关”,今年各部门公布了包括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三公”经费预算等更全面的信息,并出现更多图表、文字说明和名词解释,方便公众对比了解。“公务用车”一项还首次区分“购置费”和“运行费”。
不过,亦有专家提出,官方公开力度虽然加大,但“三公”预算未做经济分类,使民众难以直观了解、监督政府在包括人头工资、奖金、补贴等项目上如何花钱。
如何看待各部门“三公”经费多寡?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数额差异较大,国家税务总局“三公”经费预算超过17亿元,居90余家部门之首;而“三公”经费排名末位者不足百万。
白景明指出,“三公”经费数字取决于预算理念、部门职能和管理模式。每个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类型、数量、标准和成本不同,是否垂直管理,都可能导致数字不同,因此“不能笼统看待”。他以国税总局为例介绍,其属垂直管理,包括中央本级、省市县等多级预算单位,职能在征税、查税方面,工作量大,因此公务用车量自然多一些。
虽然各部门因上述原因不宜横向比较,但从纵向上看,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批示、李克强关于本届政府任期内“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等一系列坚决表态下,今年中国三公经费总体上呈现出缩水态势。
“压缩8亿实属不易”,白景明对记者分析,中国的“三公”经费实现连续削减,累计压减反映出控制行政成本力度之大。他特别提醒,人们应该意识到“这是在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工作量不减、质量提升的情况下,减少成本”。
在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看来,紧盯“三公”经费,其实只是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的一个突破口,而“三公”也仅是预算资金的一部分;随着日后预算的细化及公开透明力度的加大,“三公”经费的下降空间或将越来越有限。
有观察人士指出,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必要投入,“三公”经费的关键不在于“有或无”、“多或少”,而是“度”。
要把握合法、合理的“度”,公共政策问题专家舒可心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三公”经费目的是防止假公济私,“明确了花钱的规则,公开了花钱的过程(票据),公布花费结果”必须加强。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三公 经费 中央 预算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