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建立健全医院陪护制度

2014年04月24日 08:58 | 作者:刘晓庄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我想谈谈“建立健全医院陪护制度”这个话题。

  医院配备护理员工,看似小事情,然而仔细琢磨,还可真是件大好事、大实事。它不但关系到患者家庭的幸福安康,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医院配备护理员工,除了能“解除家庭后顾之忧,解决部分人就业岗位”外,还有诸多益处。比如说:从社会层面,可以促进养老康复事业的发展;从医院层面,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从伦理层面,可以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

  目前,在我国医院已有护理员工这一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院护理员工似乎没有成为稳定的社会职业,还有许多事要做。究其原因,某些医院护理员工是临时聘请的,不是“正规军”,缺乏护理专业知识,也缺乏规范性的管理,不能像医生、护师那样专业,带来的问题很多,有时难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医院护理工作是医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生、护师工作的延伸,不可或缺、不可忽视,更不可草率,应该从上到下加以重视。

  政府主管部门要像重视医护人员的管理那样,制定医院护理员工的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护理员工队伍。建议在县级以上医院,根据不同类型医院的实际需要,依照医院病床数量,科学合理地配备一定数量的护理员工,并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一项条件。

  医疗机构和医护学校要切实担负起对护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们接受上岗前的必备业务操练,了解医护基础知识,掌握护理基本技能,懂得怎样给护理对象测量体温血压、翻身搓背、喂食服药以及简单的推拿按摩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协助医务人员做好工作。

  医务护理工作并非简单的劳动,需要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可以从退休的医务工作者中,征集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的人员充实医院护理员工队伍。通过师承授受的办法,将他们的护理知识、技能手法及各种护理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新上岗的护理员工,以提升护理员工的业务素质。

  对于护理员工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政府要当做一项公益事业和民生工作来抓,将其就业上岗前的职业培训费用列入政府预算;倡导社会救助,引入社会慈善基金,帮助部分无力支付护理员工薪酬的患者能够得到社会的帮助。

  医院护理员工的工作辛苦,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他们的福利待遇有必要确立标准,并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的护理员工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更加乐于协助医院做好护理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周到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来到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躲避或幸免生老病死。医院护理员工的工作是人类一项神圣的职业,建立健全医院陪护制度,小事不小,理应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医疗机构的配合,将这件事情落实、落细、落小、落好。

  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期待越来越高。政府把关注民生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有必要把医院的陪护工作作为一项“阳光行动”立即开展起来,切实帮助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群和家庭,使患者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心灵的慰藉。

  (作者刘晓庄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西省主委,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护理 医院 员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