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两位现代中国美术开拓者展览亮相中国美术馆
陈澄波(1895-1947)
生于台湾嘉义,1923年赴日深造。1929年至1933年曾居上海任教多所美术学校,1933年返台。他短暂而精湛的艺术生涯中,充满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投入,作品在“中国文化”与“乡土特色”乃至“现代意识”的多重交织中,呈现鲜明个性,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美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王悦之(1894-1937)
原名刘锦堂,1894年3月出生于台湾台中,1921年毕业后回到祖国大陆,以教学、创作和社会美术活动三位一体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文化理想与抱负。他的艺术透溢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色泽,在民族灾难深重、人生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他以知识分子的良知,感怀现实,体察民生,创作了《弃民图》、《亡命日记图》等反映劳动者与知识分子生活状况的作品;作为台湾籍画家,他的家国忧思与怀乡情感萦绕交织,一幅《台湾遗民图》寄托了深情的怀想。他的创作在油画语言上吸收西方印象派之后的风格,融合中国文人画写意手法,成为探索油画中国风格的先觉和先行者。
在现代中国美术的最初开篇中有着一代开拓者奋斗的足迹,艺术家王悦之、陈澄波便是其中两位。近日,“脉脉之思——王悦之诞辰120周年艺术座谈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美术馆馆藏展“脉脉之思——王悦之艺术展”也正在此间展出。与此同时,与王悦之同时代的陈澄波艺术大展也于昨日亮相中国美术馆。
作品、文献全面“复活”王悦之
王悦之是中国现代美术开拓者,20世纪早期中国西画运动的先驱。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介绍,王悦之生前曾致力于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这为其赢来很高声誉。去世后,由于中国社会屡经战乱和动荡,作品只能深藏家中,加上故人离散,王悦之由生前在美术界深具影响力的人物而逐渐变成一个陌生的名字,一度被人们从记忆中淡忘。
1982年,王悦之家属将王全部作品无偿捐给中国美术馆,共41幅油画和水彩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指出,王悦之作品是改革开放初期最重要的20世纪美术家的捐赠,增加了国家收藏中的早期绘画。而今年正值王悦之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馆用一场展览及座谈会表达了美术界对王悦之的敬意。
展厅一入口,观众便能看到《弃民图》《台湾遗民图》《王悦之自画像》等代表作品。同时,王悦之的大量文献与作品结合展出,形成了对艺术名家的“美术馆叙事”。
20年后,王悦之、陈澄波又“同台”
因为台湾籍的原因,台湾美术界也会用学术研究及展览关注王悦之。1994年王悦之诞辰百年时,中国美术馆与台北中国时报基金会达成协议:中国美术馆所藏王悦之全部作品,借展至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这在台湾美术界引起极大反响,尤其是主办方还将王悦之展与另一位台湾画家陈澄波百年纪念展同时推出。当时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还曾著文《悲情双生子 映照百年史》。
陈澄波与王悦之是同时代人,其人生轨迹也是从台湾至日本,再至上海最后回台湾。巧合的是,王悦之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之际,“南方艳阳——陈澄波艺术大展”也于昨日亮相中国美术馆。展出陈澄波各个时期代表作133幅,这批尘封近半个世纪的画作是首次集体亮相中国美术馆。
韩劲松告诉记者,两位艺术家有着类似的道路轨迹,两大个展同期能在中国美术馆中展出可见一代人的共性。这或许也将见证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两岸文化艺术相互了解与密切交流的一段珍贵史实。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编辑:付裕
关键词:中国 美术馆 台湾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