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港媒报道称:中国“打不还手”时代终结
中美战舰在南海相遇 美机监视中国舰队
近日越南反华打砸抢烧暴乱活动在中国高压警告下,已暂被越南政府驱散。但是暴乱造成2名中国人死亡,100多名中国人受伤,数十家华企受到冲击的恶果已经无法弥补。而越南政府对暴乱的放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必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同时,越南反华暴乱事件、菲律宾小打小闹的流氓行径警醒中国,南海纷争已经表面化,中国过去努力促成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局面已渐被一些贪婪小国打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外交需要走向现实主义。这并不意味着战争,而是理性面对南海局势,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在南海新秩序重建中嵌入中国的实力、利益、责任和权威。接近中共高层的观察人士表示,“打不还手”的时代对于中国来说已经终结,对故意挑衅,过分制造事端的国家,解放军已做好“能打仗,打胜仗”的必要准备。
越南“升级”事端主动挑衅
发生于5月13日的越南南部反华示威活动演变为骚乱,暴徒高喊反华口号,纵火焚烧了数十家华商工厂,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然而,越南是拿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作赌注。参考消息网5月19日援引日媒报道称,越南各地出现的反华示威游行正在成为越南经贸领域的障碍。越南曾作为分散对中国集中投资风险的理想投资地吸引了大量日本和韩国企业,但这次的骚乱有可能导致出现外资由越南转投其周边邻国的现象。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网站5月16日报道称,相对于泰国和菲律宾等邻国,越南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其政局稳定。现在,对于所有有中文名字或者看上去样子像中国人的外国投资者来说,越南突然变成了一个危险的地方。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越南反华示威从未停过。2012年6月30日,河内200人举行示威活动,目的是抗议中国在南海招标。2013年6月2日,河内再次爆发抗议活动,150名越南人聚集在市中心抗议中国“侵占越南领海”。不过,越南这一波暴力反华抗议是过去3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这中间不乏美国因素。
中越5月2日发生撞船事件后,直至5月7日越南多部门联合召开记者会控诉中国之前,中越都处于低调应对的管控危机模式。然而,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拉塞尔7日抵达越南访问后,越南在当天下午突然将声调调大。事实上,记者会后,美国国国务院当日立刻支持越南称,中国在争议海域进行钻油活动具有挑衅性。拉塞尔曾指摘中国根据“九段线”宣示海洋权益与国际法原则不符,并曾前往越南访问,亲自指导南海国家如何对抗中国的意味明显。美国的介入为越南提供了依靠,越方乘机把反华行动升级,一方面加派船只到现场骚扰,另一方面在国内纵容对华商(不管来自大陆还是台、港)大搞打砸抢。
中国克制但忍耐有限
事实上,5月2日中越发生撞船事件系由越方采取暴力阻挠行动导致,中国政府采取低调克制的姿态显示了其一贯处理周边地区局势的大局意识,这既是大国气度,也意在给越南妥善处理事态的空间,但是这种“打不还手”的姿态,不免给人息事宁人之感。随后越南政府的不作为,以致变相纵容暴乱,造成华人大量伤亡事件引致北京震怒,外交斡旋姿态出现罕见的警告氛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调停此事的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尔迪通电话时,表达坚决不容许排华反华暴乱持续的严正立场。越南在领悟北京的警告后,连忙采取行动控制局势,越南政府指摘“极端主义分子”制造事端,5月17日呼吁停止反华示威,称超过1000人因涉嫌参与骚乱而遭逮捕,并承诺保障境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和外籍人士的安全。
接近中共高层的观察人士表示,虽然越南已经采取行动控制局势,但越军舰仍在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作业海域骚扰,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过去几天的事情发生后,中国政府不太可能继续以宽容的心态容许越南再现排华,任何突然的反华闹剧和惨祸,都可能直接导致战事爆发。目前,中国政府已经从越南撤出超过3,000名公民,中国交通运输部加派五艘船只也已到越南,加快撤侨进度。分析人士指中国迅速撤侨除了保障中方人员人身安全的考虑,也为进一步采取断然措施做好准备。
习近平“狮”论被外界错判
中越冲突是南海争端缩影。实际上,越南扩大与中国在南海争端的同时,菲律宾5月6日在半月礁强硬祭出逮捕11名中国渔民的动作。随着美国回归亚太,加上日本要建立“正常国家”,南海问题就成为美日制衡中国的支点。越、菲等南海附近的小国也必然会抓住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外界以为亮出“文明狮子论”的习近平将以“守势”处理南海问题,进而错判为中国首选“息事宁人”的路径,观察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外界对其中的“不惹事”一语进行了过多地想象,而对“不怕事”一句的核心要义存在轻视,在核心利益上中国再三表明决不妥协实非妄言。从出动军舰护卫,到决然用水炮射击来犯越船,再到国务委员杨洁篪率先向越南提出交涉,中国的克制行动本身蕴含着怒火。事实上,与以往南海小国挑起南海事端、中国被迫以撞船还击不同,此次中国主动驱赶越南船只的细节,已明示中国改变应对方式,其背后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一经典思路的彰显,南海问题的攻守氛围和背景已变。联想到今年年初,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到南海走一遭,震慑意味不言自明,中国航母编队巡航将成为南海地区的“新常态”。习近平3月底访问德国谈到主权领土问题时,就曾明确表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外长也在3月份表示“我们绝不接受以大欺小,但也绝对不接受以小取闹”。显然,针对南海某些小国一再无理挑衅行为,中国要的不只是军事震慑,而是不惜一战以制止南海地区主权被无休止挑衅。
战事准备应对 “某种危机升级”
中国历来坚持对南海海域拥有主权,但又主张有关各方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因此以往对有关国家在南海的活动都采取较忍让的态度。不过,若越方继续派船只干扰钻井平台,难免擦枪走火。而如果越南像当年指望苏联威胁中国一样指望美国介入争端,又让人联想起它在1979年挑起中越边境之战后自酿的苦果。
接近中共高层的观察人士指出,中共的军队向来不打没把握之战,习近平2012年12月首次提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是在视察防卫南海的广州军区时,当时习近平还登上战舰视察。一直以来相关备战在各军种、各部队之间一直有序进行,中方的底线是一旦南海开战,则战之必胜。外界注意到,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强调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思想公布后,中宣部下属理论报刊《学习时报》2013年2月曾罕见地刊文表示,中国在争议海域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文中有“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安全面临的威胁来说,发生举国迎敌的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但发生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的危险性是不能排除的,后者最大可能是由某种危机引起并升级造成的。”对应现在中越海上争端以及绵延至越南本土的嚣张排华,“由某种危机引起并升级造成的”战事正有临近之态,外界传言的中国部署在越南边境的部队进入三级战备状态虽然被低调辟谣,但网络上不时出现的“小道消息”,证实对相关事态的应急军事准备已在进行,中国既然已经在军事战略部署上重点应对南海或者是在东海可能爆出的局部战火,与挑衅不断的某些国家爆发战火应不出意料。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 越南 南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