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深圳11岁小学生临终前捐器官救人
小耀艺的作业本,里面满满的都是老师留下来的A与A+。
在学校里,小耀艺的课桌还摆放在第一排。
母亲李群从红十字会义工手中接过器官捐献的荣誉证书。
原标题:“妈妈,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
深圳晚报 记者李飞/文 田芳槐/图
出租车开得越远,梁伟强的心就缩得越久,他不知道计价器会打出一个什么样的天文数字。他泪眼朦胧,快要看不清前方,只知道深圳很大。梁伟强还在用家乡话问妻子李群,“那么乖的儿子,怎么会突然要做手术呢。”他从湛江廉江县出发,坐车来到600公里外的深圳。他要去深圳儿童医院,11岁的儿子梁耀艺病了,病得好重。
两年前跟哥哥来深读书
这是一个身材魁梧,肚子微微发福的中年男子,留着平头,面部表情显得严肃而又忧郁。6月9日上午,离他到深圳已经两个多月了,听说有记者到家采访,他便穿着拖鞋下楼去散步,把家里的事情留给妻子李群应对。他不太听得懂,不想和人交流。
在住处通往马路的斜坡上,他向记者点头微笑,双手放在背部,往别处走去。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宽大的背影显得悲凉和寂寞。
4天前,6月6日4点35分,儿子在医院离世,并捐献器官和遗体。
在屋里等着的,是小耀艺的妈妈李群。屋子两室一厅,是小耀艺的哥哥梁培育和姐姐梁李君两个月前刚租下来的。客厅里堆满着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家具和杂物,使本就狭窄的小屋显得更加拥挤和凌乱。
两年前,小耀艺随着哥哥来到深圳读书,那时候他才上小学三年级。姐弟几个在这个城市相依为命。姐姐梁李君比梁耀艺大10岁,已经成家。哥哥梁培洪比小耀艺大8岁,在一家企业上班。小耀艺和哥哥同睡一张床,他是家里的宝贝。
病床上还不断安慰妈妈
“耀艺,快去洗澡。”4月12日晚上,姐姐的催促依然没有使他动身,这可不是弟弟平时乖巧听话的风格。他可能有点头晕,或许是感冒了。哥哥姐姐都没太注意弟弟的反应。第二天早晨,耀艺从房间出来,突然连路都走不稳,几乎摔了一跤。这可把姐姐吓着了,赶紧往医院送。一检查,脑瘤。姐姐和哥哥都慌乱了,怎么会这样?
母亲李群在老家廉江接到女儿的电话,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我以为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再难的病都可以治好的。”她取出家里的存款,再和亲友凑了点钱,急忙往深圳赶。
4月份的深圳已经渐渐变热,她坐在病床边寸步不离地守着小耀艺。医生说要做手术了,“那就做吧,赶快做,做完手术就好了。”
4月16日,梁耀艺做了第一次手术。可是结果却不像李群预料得那么乐观,耀艺的病情并不见好转,肿瘤反而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5月8日,第二次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李群开始越来越担忧。反而是病床上小耀艺十分坚强,几次手术从没有掉眼泪,咬牙坚持。痛苦的表情看得妈妈和姐姐于心不忍,锥心地痛。小耀艺还不断安慰妈妈,叫她不要担心。看着姐姐每天送饭,小耀艺对姐姐说不用辛苦了,根本就进不了食。
小梦想“我想当一名发明家”
刚来深圳时,哥哥带小耀艺去逛深圳书城。好多书,花花绿绿的,让充满好奇心的小孩东张西望。哥哥买了一本少儿科普书给他——《世界最伟大的100种科学发现发明》,这是小耀艺人生第一本课外书,他像宝贝一样爱惜它。也许是太爱看了,随时都去翻,书本已被翻得残旧。
书中的原子弹、飞船、飞机等玩意儿深深地吸引了小耀艺。他不断地拿去问姐姐和哥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这种孩子特有的好奇让哥哥姐姐欣慰。他们都没读过多少书,心里更加希望最小的弟弟能够多学点科学知识。
也是在那本书里,小耀艺知道了很多关于火箭的知识。躺在儿童医院的病床上,小耀艺突然对妈妈说,“等我好了以后,我想当一名发明家。我要造火箭,像爸爸以前用过的氧气瓶那么大。”
病情逐渐地恶化,坚强的小耀艺也有点撑不住了:“妈妈,我好可怜。”
与此同时,脑瘤带来的痛苦,甚至让这个男孩想着要改变自己的理想。他不要造火箭了,他想当一名医生。他想要治好大家的病,让孩子们不再有病痛。为了不把医院的床单弄脏,“妈妈,我要尿尿”是这两个月说得最多的话。男孩的懂事让医院的护士看着都为之动容。
大愿望“把我捐出去吧”
病情越来越严重,小耀艺变得连说话都困难。6月初,小耀艺似乎感觉得到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妈妈,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妈妈李群一开始没听懂,她再次问儿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小耀艺说:“把我的器官捐出去。”这个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决定,却从一个11岁的男孩嘴里脱口而出。
妈妈李群先是震惊,转念一想,却也很平静地面对。虽然没上过什么学,她从电视节目当中也看到过器官捐献的事情,她很快听懂得了儿子的意思。
姐姐梁李君一开始本来是极力反对的,怎么可以把弟弟的身体捐出去,起码也要入土为安。但一想到弟弟给他讲的那些课本故事,她也理解了弟弟的心愿。“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
11岁的小耀艺告诉守在身边的家人,他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做好事,“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我也想做一个伟大的小孩。”
妈妈反复收拾着小耀艺的玩具、书包、文具盒、作业本、课本……一个都舍不得扔。
再活着在更多的生命里
妈妈李群向医生打听到了深圳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的电话,随之向高敏咨询器官捐献的事情。
6月5日,梁耀艺被转到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月6日中午11点45分,一个医生拉开ICU病房的小窗户,向走廊喊了一声:“梁耀艺的家人在哪里?”李群轻轻地抖了一下,静静地走上前,在医生递过来的一张纸前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签上了字。抢救已经结束。
6月6日下午4点35分,小耀艺在手术室内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下午5点19分,小耀艺的肾脏和肝脏被放进装满冰块的保温箱里,这些器官将在8小时内挽救更多的生命。小耀艺成为深圳第142位多器官捐献志愿者,深大医学院第158位“无语体师”捐献志愿者。
那天广州的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李群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暴雨,此时此刻她也许想了很多,也许什么也没想。过了一会,她开始捂着脸哭泣,手里捏着小耀艺的照片。
微博致敬
赞伟大的小孩
致敬,这是昨天微博上的一个关键词,它不是因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因为一个11岁捐献器官的小孩。
昨日凌晨,深圳晚报副总编辑周智琛发了条微博:致敬伟大的小孩!年仅11岁的深圳小学生梁耀艺身患脑瘤,临走前他决定捐出肾脏和肝脏。6月6日,他的心愿达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时内救了多条生命。看完这则新闻,眼泪直流,所以下了这条标题!
伟大的小孩梁耀艺的故事迅速在网络流传,微博微信圈点赞无数,网友们纷纷表达敬意和感动。@姚晨、@王开岭、@卓越兄等微博名人均被小耀艺的勇敢选择而感动。这条向小耀艺致敬的微博目前已经转发一万余次。
一张空课桌
赞伟大的孩子,致敬!
课桌主人是梁耀艺瞿诗涛是小耀艺的数学老师。6月9日上午第四节课,他像往常一样走进四年级三班的教室。课程的后半段,看到教室第一排左边第二张空课桌,他心里一紧,课桌已经空在那里两个月了。
课桌的主人正是梁耀艺。
瞿诗涛突然对同学们说,他昨晚心情很沉重,一直没睡好,有点想小耀艺了。他这一提,教室里的同学忽然安静下来,沉默地看着他,似乎想要听到更多关于小伙伴的信息。下课之后,同学们悉数向瞿老师围拢过来,打听着小耀艺的消息,“他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回来。”问得瞿老师心痛。
瞿老师是这学期才教四三班的数学,才上一个多月的课,梁耀艺就已经生病住院。在他眼中,梁耀艺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每次回答问题都特别积极,举手十分主动。比瞿诗涛更心痛的是班主任宛霞,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把小耀艺已经去世这个事实告诉班上的同学。
小耀艺生病后,宛霞在班上发起了一个倡议,希望同学们回家和家长商量能为小耀艺捐款。宛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拿着班里同学捐助的一千多元爱心款项去儿童医院看望小耀艺。知道老师和同学来了,几乎整日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小耀艺,硬要坚持下床站起来,去走廊迎接老师和同学们。其实宛霞和同学们都不知道,小耀艺回到床上后直向妈妈喊痛,但他不想让同学们看到他的痛苦。
那一天,他特别开心,是住院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
一篇课文
讲的是捐献骨髓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叫《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的是一个捐献骨髓的故事:一个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需要配对骨髓,一名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年级下册还有一篇文章,也是关于器官捐献,叫《永生的眼睛》。
宛霞上课时喜欢给学生们拓展,希望他们能够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她顺便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些器官捐献的故事。课堂上,她问同学们,假如这个人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讲台下全是非常好奇的目光。
让班主任宛霞印象深刻的是,小耀艺在班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学那些善良的事情。她猜想,会不会是课本故事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还真是如此。姐姐梁李君记得,有一次小耀艺放学回家,便给姐姐讲了一个献血的故事,然后问姐姐,小孩子可以献血吗?梁李君对他说,小孩子先要锻炼身体,长大之后才能献血。
每次学到新东西,小耀艺都会第一时间给家人分享。妈妈在老家时,他就让姐姐帮忙打电话。想妈妈了,就聊聊天。有一次,他在电话里教妈妈李群读英语,可把妈妈难住了。有一次同学的爸爸请小耀艺一起吃肯德基,小耀艺悄悄地用纸包了一块鸡腿回家,打电话问妈妈要不要吃。
编辑:曾珂
关键词:深圳 11岁小学生 小耀艺 捐器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