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峨眉山景区关闭调查:景区规范服务影响村民赚钱
昨天,通往万年寺方向的道路仍被村民封堵着
表达诉求的当地村民(网络图片)
龙门村五组附近聚集表达诉求的村民
位于景区公路主干线8公里处的塌方地段昨日已经通车
在宣布关闭景区约12个小时后,昨日凌晨,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管委会通告称,峨眉山景区部分开放,门票半价优惠。暂未接待游客的景区是因“游山道两侧仍有部分安全隐患未清除”。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暂未开放的景区,或许同时还受村民堵路表达诉求的影响。而村民堵路,是他们认为景区的一些措施影响到自身生计,其诉求包括归还林权证、从景区门票收入中分红等。
村民聚集在未开放景区入口
29日下午,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天下名山”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通告。通告称,经过连夜排查整治,目前峨眉山景区公路主干线两侧地质隐患已清除,报国至金顶公路沿线已安全畅通。决定从2014年6月29日上午7时起,报国、黄湾、龙洞、金顶片区恢复接待游客,所有游客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通报还称,由于万年、清音阁片区游山道两侧仍有部分安全隐患未清除,所以暂时不接待游客,由此带来的不便深感歉意,请广大游客谅解。
这份通告已于29日凌晨发布在该风景区管委会的官方微博上。此前的28日13时,该风景区管委会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因进入汛期,峨眉山景区存在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隐患,为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景区从6月28日13时起暂停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告。
不过28日的通告一发出就遭到许多网友质疑。有网友发微博称,峨眉山风景区关闭与汛期无关,而是因为当地村民堵路“维权”。微博所附照片显示,许多村民聚集在一起,打出的横幅包括要求归还林权证、从景区门票收益中分红、地震救灾款的去向等内容,与村民生计相关。
29日的通告依然引来质疑。昨日下午5时许,游客来自山西太原等地的一个旅游团从景区内出来。游客边休憩边表达对景区的失望情绪。其中一位游客介绍,他们是6月22日从山西出发,原本计划坐索道游览整个峨眉山,但是因为景区通报的“地质隐患”,他们只能到金顶片区游览。万年寺、清音阁等景区未能进去。
“情况根本不是景区说的那样。”上述游客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乘坐旅游观光车上下山时,均看到好几处都有村民打着横幅聚集在一起,虽然不清楚村民的诉求,但他认为景区关闭和村民的聚集不无关系。该游客甚至对于“塌方”一说也表示出怀疑,“经过时塌方的地方已经能通车了。”
上述游客所说的已能通车的塌方处,位于景区公路主干线8公里处。根据景区管委会的通报,昨日能通车是因为该地段经过“连夜排查整治”。昨日下午,塌方处附近有“小心落石、请速通行”的提示,被冲坏的围栏依然歪在路边,山体一侧有松动滑落的迹象,有工作人员值守在现场。有村民称,景区公路主干线塌方发生于数日之前,28日当天已不影响通车。
对此,峨眉山景区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杜辉对中国之声记者表示,村民阻路和景区暂停开放只是巧合。杜辉说,6月21号暴雨导致山体塌方,大概有200多方,砸伤了一辆车,有一个长50米,高60米的危险的岩石路段,6月22日上午,再次出现了一次危岩塌方,大概有400方,23号我们请地质队对危岩进行了实地勘察,发现整个山体都开始松垮了,24号,又有一辆车被砸伤了,到28日说晚上有暴雨,为了彻底清除隐患,暂时停止了游览。
部分景区“暂时不接待游客”,是“由于万年、清音阁片区游山道两侧仍有部分安全隐患未清除”。北青报记者发现,不管万年、清音阁片区游山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游客们要进入这两个片区也不容易,通往这两个片区的道路都有村民聚集。
据介绍,峨眉山景区分为高山区、中山区、低山区。暂不接待游客的万年、清音阁片区属于中山区。通往这两处景点比较便捷的路线,是经由五显岗停车场、万年停车场附近的两个售票入口进入景区。但截至昨晚7点,通往这两个停车场的村道都聚集着村民。
前面挂着横幅、上面搭着帐篷遮雨,景区公路主干线通往清音阁景区的入口处,龙门村五组上百名村民聚集着。距离此处聚集点不远处的万年寺景区入口处,万年村的上百位村民也打着横幅聚集在那里,村民或站或坐,有聊天的有织毛衣的,多辆警车、一辆救护车停在附近,有警察在值守。
除了这两处,在龙口村二组附近,也有村民打横幅。按照村民的说法,他们聚集在此已经至少3天,原因是景区的一些措施影响到村民的生计。
村民称多年问题集中爆发
有村民告诉北青报记者,村民堵路,是景区“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引进讲解公司,垄断散客导游市场,引发多年聚集的问题集中爆发,又无领导直接回复处理”。
“靠山吃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内的村民正是如此。有的在景区做保洁,有的成为旅游观光车的司机,还有一些村民做起了讲解员,接待对象主要是散客。和景区管理处的讲解员不同,有些当讲解员的村民并没有证件,对此,村民解释,景区的讲解员从村民中招录的较少,而村民生活所迫需要这份工作。
“管理和被管理的矛盾。”一位做讲解员的村民承认,之前他们和景区基层管理人员会因此有冲突。
6月25日,有村民发现景区管理处出现了许多着装统一的陌生讲解员,后来得知讲解员业务被景区承包出去,而讲解员大都是外来的。村民感觉到生计受到威胁。万年村一位村民告诉北青报记者,统一着装的讲解员上岗,或许意味着这些没有证件的村民讲解员被打击。
在村民看来,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受影响的村民不仅是做讲解员的那部分——有村民现在开农家乐、家庭旅馆,还有村民做抬竹滑。如果村民都被景区的讲解员带着去坐缆车、到景区的“定点宾馆”,做其他营生的村民也会受影响。
上述万年村村民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向景区管委会等部门反映无果后,采取堵路表达诉求的方式。而堵路后表达的诉求,已然超过了讲解员问题的范围。
有万年村村民提供给北青报记者的诉求,包括“还给村民林权证”、“地震灾后救灾款项的去向”、“景区门票收入的20%以分红形式返还给村民”等民生问题,他们表示,村民为景区发展退耕还林,但是多年来很少收益。
村民上述有关景区管委会的相关说法,未能得到管委会证实。不过在万年村村民堵路表达诉求后,附近的龙门村村民也在通往清音阁景区的入口处聚集起来,他们提出的诉求与万年村的大同小异,皆包括林权证、地震救灾款、景区门票分红等。有村民称,金顶景区等高山区的村子里也有部分村民来和他们一起表达诉求,但又有村民称这些村民先后离开。“他们那边是省道,堵省道犯法,现在我们堵的是村里的路。”一位村民说。
村民的诉求
一位村民向北青报记者解释他们做出的选择:都知道这么做相当于是“炸弹”,爆炸的话,对方也受伤,村民也受伤。但原来的路还能绕过“炸弹”,现在绕不过去了,“原来还有最基本的保障,现在为了子孙后代必须站出来”。
对于林权证,村民的理由是,从1980年以来景区村民先后三次“退耕还林”,为景区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而景区很少惠及村民。现在“村民没了活路”,就希望原来赖以谋生的东西能归还给村民,“我们都没看到过林权证,一直都被景区管委会压着。”
昨天,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吴万林对中国之声记者表示,村民的部分诉求有悖政策,难以解决,当地政府已派出工作组加强宣传,而扣押村民林权证是为农民好。中国的景区发林权证的很少,是个相当敏感的问题,这次为了事件的平和解决,已同意将林权证发给村民。对于景区村民的养老,吴万林说,主渠道还是靠家庭成员的相互抚养,“现在有很多新农保,那是他自愿参加,那是有政策的。”
村民对于地震救灾款的质疑,更多的是对相关部门的一种不信任。有龙门村村民告诉北青报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峨眉山景区内村民的房屋也受到影响,当时也有相关人员来给受影响房屋拍照,但事后村民并没有收到救灾款。
也有一位村民表示,“当时有村民问了,说没有。”上述村民说,但他们了解到,几十里外的一个县受灾情况应该差不多,那里就有救灾款。自己村里到底有没有,他们一直存疑。这次表达诉求就提了出来。
对于景区门票收入的20%以现金方式给村民分红,村民表示这个比例可以商量,但他们提出的依据是,之前某任市长在一次人代会上曾表示,门票收入的3%用于景区村民的民生。
据村民向北青报记者转述,28日下午,景区管委会相关人员和村民代表现场会议时,村民提出了分红的问题。管委会相关人员称,对村民的分红已经用于景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并举了部分村民饮水的水利设施的例子。但这种回应并未让村民满意。
景区和景区内村民是一种什么样的权责关系?是否有分红用于改善村民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对于标语上的诉求,并非每个聚集的村民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是对生计的担忧却广泛存在。一位村民告诉北青报记者,多年前景区内的车辆“统一成旅游车”,一些用私家车拉乘客的村民失去这条赚钱的路子,改行去开旅游车的收入也减少;如今景区的讲解员开始“统一”,对他们又是一种打击。他们认为,现在一些人赖以生活的农家乐、家庭旅馆将来也可能会被“统一”,那时村民赚钱的途径会更少。
在有的导游看来,景区的这种“统一”某种方面是在规范景区发展,长久看来对村民并非坏事。但这种说法经北青报记者转述后,一位村民表示,他们也希望景区能更好发展,但“我们希望有相应的安置”。此次村民的诉求还包括,希望景区向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希望景区提供什么样的就业机会?村民的表达并不完全一致。景区目前对村民提供了多少,是否与村民对景区的支持相应?村民对生计的担忧应通过哪些渠道得到协商、解决?这些疑问与村民堵路一样,都需要得到解决。
编辑:曾珂
关键词:峨眉山 峨眉山景区关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