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10万“小人物”潜伏反恐 包括送水工保洁员
5月23日,民警带枪在1号线东单地铁站内巡逻。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民警在中关村街头巡逻。5月12日,150辆首都巡警武装巡逻车上街执勤。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训练中的警务直升机。进入5月以来,警航总队每天对8条预定航线执行空中巡控。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7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各警种举行了今年第七次反恐处置演练。北京警方一位技术专家坦言,今年公安部门主动“亮剑”的反恐防恐举措比北京奥运会时更频繁更有规模,工作形式也从以前的特警为主逐步向全警动员、各警种全方位防恐转变。
同时,85万名平安志愿者走上街头,配合公安、武警等专业部门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形成全民参与反恐防暴的平安网络。全市社区(村)也已建立起一支近10万人的涉恐涉暴情报信息搜集队伍。
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表示,北京反恐力量已达到历史最强,反恐防控不仅要有专业反恐力量,更需要打一场反恐的人民战争。
送水工保洁员成反恐信息员
7月22日,国家反恐办编制出版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首发仪式在京举行,并向群众免费发放。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安卫星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反恐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使群众真正做到“能发现、会举报,能避险、会自救,能识别、会应对”。
《手册》共有42个具体问题,包括“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发现可疑人怎么办”等。
事实上,在这本《手册》印发之前,北京就已进入全民反恐的模式。
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李建国是西城月坛街道南礼士路社区的安保志愿者、楼门组长。今年,他还兼任一个新的岗位——反恐信息员。
每天早晨,李建国都会在小区里溜达,看看有没有特殊情况发生,“也不会草木皆兵,不过有陌生人一天串好几个楼栋就有问题,不是散发小广告就是溜门撬锁。”他说。出了小区,走在南礼士路上,他也经常停下脚步向路面张望。
这是他多年安保经历产生的职业习惯。对于一些令人不安的“元素”,如果有必要,他会掏出手机按下快捷拨号键,电话那头是社区党委书记。
今年上半年,首都综治委在全市全面启动社会面等级反恐。以楼门院长、中心户长为中坚力量,以广大巡防员、流管员、平安志愿者为基础,建立起了一支近10万人,覆盖全市的安全稳定信息员队伍,成为涉恐涉暴情报信息收集的重要基础保障。
西城公安分局负责人说,不仅社区工作人员和治保积极分子,连送水工人都成了反恐信息员。在西单、大栅栏等地区,保洁员、商场保安员、停车管理员、小旅店小商户的工作人员等数千人组成的协防网络,已经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反馈安全信息。
社区民警张磊说,乍一听“小商户、保洁员”都参与反恐,好像挺可笑,但实际上他们能发挥的作用让人意想不到,“比如送水工,我们给他们进行了培训,让他们随时发现可疑的情况就和我们联系。”
基层信息员确实能“灭火”
在月坛街道,修鞋匠、菜摊主、报刊亭主、停车管理员等街面协警力量603人形成协防网络,随时通过手机反馈安全信息。
“我们不会让他们冲上去处置问题,仅仅是汇报信息。其实反恐事件的处置远没有发现重要,情报第一时间被发现可以挽回很多损失。”月坛街道综治办副主任叶丹说。
同时,月坛26个社区的2400多个楼门院长每天都可以电话向社区通报可疑人或事,一个名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系统”的平台会把他们的电话转成文字上传。每周,李建国都会用该系统汇报两三次情况,如果这周没事,他也会说一句“平安无事”。
像李建国这样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的退休老人在南礼士路社区很多,几个老小区3000名常住居民,在册的志愿者就达500多位。他们大都是中老年人。
南礼士路社区党委书记苏宝英说,别看他们是最基层的平凡人,但确实能“灭火”。
6月9日下午3时左右,20多个骑摩托车的人带着马达的喧嚣声接近社区58号楼,也同时闯进了信息员李淑珍、赵联平、刘桂玲的“监控区”。
“这是要开打呀?”歇坐在院门口的三名老人不动声色,立即给苏宝英打电话反映情况。
正赶上社区民警甘靖给社区培训安保处置问题,接到线报后,甘靖带着大伙一块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58号楼一条地产信息刚上网,因为房源不错,收到消息的各大中介人员都赶到现场准备“抢占房源”。
“全奔去抢房子,晚一步真有可能打起来,演变成斗殴就麻烦了。”苏宝英说,社区人员及民警当即将这20多人遣散,“这就是信息员的力量,将可能产生的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
“耳目多了”能防患于未然
“李建国们”身处反恐基层、守护着社区安宁,他们同时也是被保护的人。全民反恐的态势下,他们和家人都在感受着身边的细微变化。
5月底,李建国的女儿回家突然告诉他,下班坐地铁开始“人物同检”了,不仅要接受验包,还要过一道安检门。5月29日,北京市需要“人物同检”的地铁站增至9个,天安门东、天安门西站等还能见到持枪民警在站内巡逻。
从5月份开始,北京加强社会面反恐防控,全体民警停休,公交总队天安门站派出所警长张志刚就住在派出所里,这两个月,每到地铁乘客高峰,他精神都高度紧绷,生怕出什么问题。
张志刚回忆说,一个月前,在东单巡逻的他收到了王府井站请求支援的指令,原因是发生了一起拒检事件,拒检乘客闯入站台层准备携带物品上车。听罢,他带领两名民警坐刚进站的地铁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天安门东站也出动支援民警,几路民警迅速在王府井站会和,最后确认该乘客并没有危险,只是情绪上抵触安检,说服教育后让其离开。
“对中心区的地铁站来说,保证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要确保不出现一点事儿,所以说不能松懈。”张志刚说,地铁里人员密集,就算是一点点危险隐患,没有预防都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反恐防恐加强以来,地铁站也配合增加了安检员,中心区的安检人数在高峰期达到了8人,一般情况下也有4人负责,充分保证了地铁站内的安全。地铁站里的垃圾桶也增加巡查频次,基本每15分钟一次巡视。
此外,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中心区15条线路公交车上,有1000名乘务安全员上岗。全市28条核心线路公交车配备1996名专职安全员,排查可疑人员及涉恐涉暴事件。
目前北京已初步建成多警种联勤联动、快速反应的立体化反恐防恐工作体系。同时,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总队也于今年成立。
一些反恐防恐措施相继出台:对14个重点区域实现突发事件“一分钟处置”、150辆专职武装巡逻车上路执勤、警用直升机对18条航线进行日常空中警戒巡逻、建立完善三道防线查堵机制等。
“下半年,反恐依然是北京警方的主要工作。”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此前表示,恐怖活动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就地取材,一个是就地实施。恐怖分子都会在当地寻找器材,比如汽油、炸药、刀具等。“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强管理,加强群众举报,只要我们的眼睛多了,耳朵多了,就能及时发现,防患于未然”。
在李建国看来,反恐信息员和安保志愿者没有太大区别,但随着反恐形势的变化,他隐隐觉得反恐信息员这工作更为紧迫。特别是国内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勤,唯恐类似事件在居民身边发生。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洋 实习生 赵泽众
编辑:曾珂
关键词:北京10万人反恐 北京反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