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西非已有1323人感染埃博拉病毒 其中729人死亡
几内亚盖凯杜一名科研人员手持埃博拉病毒样本进行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7月31日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7月27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4国共报告有1323人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729人死亡。该组织近日决定,将西非埃博拉疫情应急反应级别提高至最高级第三级。“此次埃博拉暴发是史无前例的,疫情完全失控”,无国界医生组织专家7月30日表示,如果情况得不到迅速扭转,疫情有可能会蔓延到其他国家。
中国—几内亚友好医院院长卡马拉7月30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疫情不是没有蔓延到其他地区的可能,西非相关国家正在各层面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西非3国交界地区仍是疫情最严重的区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塞拉利昂境内感染者数量已达到525例,接近西非3国感染者总数的一半。“几内亚一些地区埃博拉疫情逐渐稳定下来,但仍有未被发现的传播链,不可掉以轻心”,卡马拉说:“我们需要加强措施彻底赶走埃博拉。西非3国交界地区仍是疫情最严重的区域,利比里亚关闭了大部分边境,几内亚方面要视世卫组织的建议决定是否采取类似措施。”
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7月30日晚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该国进入公共紧急状态,同时启动国家应急计划,以抗击埃博拉疫情。科罗马说,一个由他亲自牵头的埃博拉疫情特别行动小组已经成立,将在全国推行一系列紧急措施,“超乎寻常的挑战必须以超乎寻常的措施应对”。
“埃博拉病毒在我们国家肆虐,疫情蔓延不只是利比里亚一个国家或马诺河联盟的问题,而是个国际问题”,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7月30日表示。据利比里亚《每日观察家报》网站报道,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利比里亚所有学校已宣布停课,所有非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将被强制放假30天,所有边境市场暂时关闭,8月1日被确定为非工作日,卫生人员将对公共场所消毒。
作为西非地区第四个报告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国家,尼日利亚政府在所有入境口岸发布“红色警报”,并加大对各大机场的检查力度。尼日利亚卫生部长丘库日前表示,总统乔纳森已下令成立应对疫情部际委员会,由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协调的紧急行动中心也已成立。
埃博拉疫情蔓延使西非各国神经紧绷。科特迪瓦虽未出现埃博拉疫情,但该国与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接壤,科特迪瓦政府7月23日发表声明称,考虑到疫情蔓延的速度,科方决定在国内新增4个前线卫生协调站点,加强在边境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增强对机场等口岸的卫生检查。加纳卫生部副部长日前表示,加纳卫生服务局在同国家安全部门通力配合,已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中国驻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均向本报记者证实,以上4国目前没有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保罗·加伍德7月30日表示,尽管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仍然严峻,但中国民众无须对此恐慌。当天有报道称,一名由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子呈现疑似感染埃博拉病症,一度引发亚太地区高度关注。当天晚些时候证实,该女子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
国际社会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疫情传播
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孔晴宇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正积极参与防治埃博拉疫情,中国红十字会4月份向几方提供了5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中国政府则向几方提供了一批紧急医疗物资,不少中资企业也捐款帮助购买消毒液、隔离衣、手套等。
孔晴宇指出,中国—几内亚友好医院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科纳克里首位确诊病例就是在中国—几内亚友好医院接受治疗的。3月中旬至下旬近半个月时间内,医院共收治了12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其中9人死亡。
法国外交部7月30日在其网站刊文称,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法国方面就在动员力量,同世界卫生组织、地区国家政府等方面进行合作。法国外交部表示,支持在防治埃博拉疫情第一线推出移动实验室项目。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7月28日表示,埃博拉病毒从西非国家蔓延至美国本土的可能性较小,但该中心依然发布了二级健康预警,建议美国医疗工作人员保持警惕,如在诊治时询问病患最近是否曾到过西非国家。
美方已向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3国派出12名工作人员,帮助这些国家进行数据库管理,训练工作人员跟踪与感染者可能有过接触的人群,但这12名工作人员暂时不会直接接触病患。
鉴于疫情的严重性,人们担忧这种目前几乎无药可医的病毒会通过国际航班跨洲传播。美国已经进行相关防疫部署,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培训,学习如何鉴别埃博拉病毒感染症状,在全美20个大型机场配备了专门检疫人员。传染疾病专家认为,即使有漏网之鱼,埃博拉病毒在美国、加拿大或欧洲国家扩散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英国《每日邮报》7月31日报道说,英国迄今尚未发现有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尽管如此,英国仍不敢掉以轻心,卫生部门已向全国医生启动埃博拉病毒预警,要求严阵以待,以防不测。
伦敦克拉福德诊所负责人克勒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埃博拉病毒具有发病快、传播广、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针对这一病毒的任何疫苗。因此,国际社会应积极应对,共同遏制其传播。
目前,世卫组织已向西非地区派出126名专家,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非洲公共卫生应急基金也开始发挥作用。
(本报约翰内斯堡、华盛顿、伦敦7月31日电)
编辑:曾珂
关键词:西非疫情 埃博拉病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