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广东省政协协商推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014年08月06日 08:40 | 作者:林仪 王光飞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广东省政协协商推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让科技企业在金融“阳光雨露”下成长

  ★阅读提示

  “资金渴”一直是科技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广东省政协召开“推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界别协商会,为破解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支招。

  本报讯(记者林仪通讯员王光飞)“要努力打破科技、金融、产业三者之间的隔离墙,打通创新资源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通道,破解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让科技企业在金融的‘阳光雨露’哺育下茁壮成长!”在7月25日广东省政协召开的“推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界别协商会上,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杨兴锋说。

  据广东省金融办介绍,由于风险、成本高,广东的风投、银行机构对创业发展期的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风险分担力量不足,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机构、产品和服务也相对不足。这些因素形成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高墙。为此,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展开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破解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支招。

  在科技型企业中,创办初期70%的企业有创投背景。但调研报告指出,在广东,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各个环节中,风险投资是十分重要、但又相对薄弱的环节。目前广东的风险投资机构初步统计有2万多家,其中深圳由于资本活跃、市场化程度高,聚集了众多创业企业,覆盖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从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到产业基金、PE、VC,既有上市前辅导,也有上市后投资,不同阶段都有。”省金融办副主任倪全宏介绍。

  不少深圳风险投资企业在国内其他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但是在珠三角却不多。调研组建议借鉴推广深圳的经验,把发展风险投资作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点来抓,加强引导深圳骨干风险投资企业到省内其他城市投资,以政府的引导资金参股,吸引风投企业到珠三角设立分支机构,同时,鼓励区域内私募风投基金的发展。调研组还建议把专项科技资金中的一部分参股到较好的风险投资公司,支持一批风险投资公司做大做强。

  “资金渴”一直是科技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调研报告指出,银行往往因为缺乏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开展纯粹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只能以实物抵押为主,知识产权质押为辅,导致缺乏实物抵押的小微科技企业贷款难。

  “科技成果的评估结论水分比较大,拿这些东西向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要钱比较难。”广东省政协委员、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何建强认为,鉴于科技成果的专业性,目前风投、银行对其的价值评估一直是一大难题,因此以此作为金融机构判断投资的依据比较难。

  调研组认为,当前,广东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建设,建议借鉴北京和上海的做法,引入一批资质水平较高、服务功能齐全的社会评估机构,对各类科技成果进行评估,解决知识产权质押难这一困扰小微科技企业贷款的问题。同时对现有的机构进行分类、评级,加强政府部门对这些机构的监管,探索一套符合实际的评估方法和程序。

  广东省政协委员、科协组界别发言人黄兴表示,如果能够将知识产权捆绑一些有形资产进行贷款,则成功性更高。比如在产业用地或者科研用地建立孵化器,由于小微企业对办公空间需求有限,可以将一个楼层或者一个套间打包成独立产权出租或转让,这样既能解决中小微企业孵化器的用地问题,企业也可以将有形资产质押给基金或银行,容易解决资金问题。

  调研组发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中介组织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政府部门在对各行业不间断监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数据,其他部门和机构渴求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哪怕是有偿使用也可以,但掌握信息资源的部门出于自身考虑,往往采取消极态度。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及时提供科技成果的资本化和证券化服务,使得许多好的科技成果无法及时实现产业化。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与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卫红认为,为企业提供这些专业服务十分必要,要大力支持各类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质优、价廉、方便、高效的专业服务。

  调研组则建议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和发布科技成果以及企业的相关权威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重要参考。同时,金融机构的信息也可整合、汇集到这个信息平台,各方面都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对方情况,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融通,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具有广泛辐射力的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要加快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黄兴补充建议。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科技 企业 金融 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