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鲁甸地震七日祭:在哀思中反思 在灾难中砥砺前行
8月8日,云南鲁甸一村民家中正在为去世的老人诵经超度,家人情绪稳定,生活逐渐恢复。图为身着孝服的孩子在树荫下吃野果。韩帅南 摄
中新网8月9日电 题:鲁甸地震七日祭:在哀思中反思 在灾难中砥砺前行
记者 阚枫
今天是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也是许多人因地震离世的第七天。这个国家,又一次因为大地震,哀思罹难同胞。悲伤之后,震区的鲁甸,需要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震后的中国,需要在灾难中砥砺前行。
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这是截至8月8日15时的震后伤亡数字。地震后的一周,与这组数字竞赛的,是一场以“抢救生命”为主题的举国救灾。
抢救生命,从一周之前的那场地动山摇开始。
地震发生后,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做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指示,亲赴灾区一线坐镇指挥救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组织,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在余震和暴雨中向灾区挺进,打通条条生命线。
地震发生后10分钟,解放军的首批救援力量就紧急驰援灾区;震后不久,地震、减灾、民政等多个部门就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震后十余小时,官方的首场救灾新闻发布会就在余震中召开;震后24小时,中国红十字会就已募集到社会捐赠款物3000余万元;震后72小时,震区救援力量达到数万人……
灾难面前,当亿万中国人再度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时,官方救灾响应更加及时高效,社会爱心驰援更加科学有序。不可否认,在大灾的悲痛中,这个国家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回顾“抢救生命”这一周,废墟中传来太多的“人物表情”,触动着国人的心。
他们中,有废墟下大喊先救妹妹的11岁小学生,有希望把救治机会留给年轻人的七旬老人,有赶制万斤切糕送到地震灾区的维族老板,有为了营救群众在堰塞湖激流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在生命救援的过程中,有反映生命奇迹的救援事迹,也有彰显人性光辉的温情故事。
此外,诸如“汶川地震幸存孤儿暑期打零工为云南灾区捐款”,“北川9名爱心人士赴鲁甸灾区开免费餐厅”,这些从鲁甸震区传出的新闻又折射出,这个社会曾经输送给一方的温暖,正在换来感恩之心的传递。
一个6.5级的地震,伤亡为何会如此惨重?这是鲁甸震后一周,持续困扰外界的疑问。
“鲁甸六成农民日生活费不足7元”,“震区多为无抗震设计的土坯房”……在媒体报道中,人口稠密、经济落后,是这个中国西南小城面对地震时如此脆弱的重要原因。
有评论称,在地震高发区普及更加坚固的抗震房屋,需要资金投入,而这些地区又多为地质地貌复杂且经济欠发达。这看似矛盾,但是在生命面前,一切人为可以做到的保障,似乎都不应成为问题。
地震过去一周之后,如今的鲁甸灾区,虽然还满是残垣断壁,但是排排的临时帐篷中,民众的生活正渐渐恢复。
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激发一时的热情;漫长的家园重建,则需要坚毅和坚持。在哀思中反思,在灾难中砥砺前行。人们期待一个重生的鲁甸,更希冀一个均衡发展的中国。
编辑:曾珂
关键词:鲁甸地震七日祭 鲁甸地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