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正视曝光送礼清单的“道德风险”

2014年09月04日 14:54 | 作者:王传涛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明规则要彻底打败潜规则,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就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勇于揭短亮丑。

  一名体制内的员工,举报自己单位的违规送礼行为,是对正义的传张,是对正确价值的传递与践行。

  然而,“一举多得”中的诸多价值与意义,对于举报人胡剑兵的同事及领导而言,却是捅了篓子,胡剑兵此举,让他在单位内部牢牢坐实了“叛徒”的称号,还被同事骂为“道德败坏”。问题是,一个本应该在多个方面被表扬为“一身正气”的英雄,为何在单位内部得到了“叛徒”的评价?

  当下的反腐力度,可谓空前。这当然是一种价值还原。然而,在许多领域,尤其是一些基层企业那里,这样那样的潜规则仍然有许多。大家都在这样的潜规则中受益,而逢年过节送送礼、吃吃饭这种事,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勘察设计行业的一些企业而言,即便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需要与客户维持好关系,更需要与审批部门保持情感上的联系。如其不然,可能就会在项目获取或相关材料的审批上出现问题。

  因此,许多绝对正确的价值与道理,放在一个小的环境和一个小的单位里,未必就完全适用。即便是领导干部认识到了送礼可能会有风险,但也可能会感觉这是在“为单位送礼”、“为公司业务拜访”。并且,在许多国企职工的心目中,公司领导这样送礼,也是为了公司利益着想,是拿项目、干工程的必须。大家都受益于这样的潜规则——那个不解风情的举报者,自然会被冷落成“叛徒”。再加上胡剑兵与公司领导产生过冲突,也与公司出现过劳动纠纷,他举报公司违规送礼,也便容易理解了。

  可以肯定地说,在一个市场经济种种竞争规则还不成熟、企业效益仍然需要靠主动维护客户而换饭吃换钱赚的当下,在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的监督力度还不够强大的当下,对于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就永远存在一个“按章办事”和“按现实办事”的矛盾与冲突。从某个角度讲,那些明知道自己违规了,还要坚持“为公而送礼”的公司领导,也算是体制的受害者。

  明规则要彻底打败潜规则,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就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勇于揭短亮丑,我们的纪检监察机构也要更加有能力,而不只是依靠像胡剑兵这样的另类来完成“高道德风险”的举报。

编辑:曾珂

关键词:送礼清单 国企送礼清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