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据媒体报道,9月1日开学第一天,南京某大学一学生跳楼身亡;同在这一天,湖北省十堰市某小学发生师生被刺事件;如果把时针倒拨回去,开学前的“黑色八月”里,据不完全统计,仅女大学生失联被害、被侵犯的案件至少有3起。近年来,青少年自伤、被伤事件屡见不鲜,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尊重生命,使其具备避害常识,已经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心思想在于“尊重他人与自己的生命”,这其中包含了减少对他人的欺凌行为、关注自身安全、珍爱自己生命等多重含义。诚然,生命教育看起来是个跨学科、“高大上”的存在,但现状却要求其能被“短平快”地应用到基层学校和家庭教育中。
如何加强生命教育?怎样避免空对空,真正放大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对学校来说,除了借鉴国外教育经验,邀请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培训外,更为必要的是,要将医护急救、突发自然灾害应对、规避暴力危险、心理疏导等训练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在课程研究、设置以及师资培训上提供支持,并做好监督工作。教育首先是育人,育人先要关爱生命,通过学校教育的延伸,把生命教育扩展到家庭,形成全社会的合力,真正使“尊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意识刻在每个孩子心里。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不去伤害他人,做好这些人生“功课”,远比每门文化课的成绩更重要。
值得肯定的是,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已经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必需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举办了九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外,日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适时研究设立未成年人专门保护机构,统一管理、协调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8月,教育部就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向公众征求意见,新版《守则》不仅做了大幅度精简,还删去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表述。这个删除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正如网友所言:“不提倡孩子‘见义勇为’,是鼓励孩子做‘该为’的‘为’,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避免了道德绑架,这是一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而这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怎样通过各类渠道,将成果传递到每一个未成年人身上,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活着,一切才皆有可能。通过生命教育,尽可能减少悲剧的发生,这是成年世界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呵护。将来,这些孩子们长大,其价值观构成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时,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理念也就融入到了整个社会文化中。(蔡丽洁)
编辑:曾珂
关键词:女大学生失联被害 南京大学生跳楼身亡


带福回家
2018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全面开启
土耳其总统表示将扩大在叙军事行动范围
2018年留日学人春节招待会在东京举行
巧手创业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美丽乡村过大年
“暖阳行动”——冬季送给孩子们的温暖
莫斯科遭遇连日暴雪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