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不要让“两会”制度化协商空转

2014年09月13日 10:00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台湾所谓“立法院”今年第二个会期已经开始了,能不能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和服贸协议列入会期,将考验国、民两党“立委”们到底是从台湾民众根本利益出发,是否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出发,还是继续为了一党之私,为了“反对”而反对。而这一会期也将是决定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是否正式停摆的关键。

  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是两岸双方就两岸交往中相关问题进行商谈的受权民间团体。自1991年和1990分别成立后,双方充分发挥了沟通化解的桥梁作用。

  从1992年3月到1995年6月,“协基两会”进行了包括第一次“汪辜会谈”在内的各种层级的总共17次商谈,其中1992年第一次“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不仅为当时、现在,也为今后两岸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然而,由于李登辉“执政”时期搞“两国论”,企图在海峡两岸制造“一边一国”,1995年6月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中断。

  但后经两岸有关方面不断努力,1998年10月14日,受海协会邀请,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赴上海、北京的参访活动终于成行。10月15日,辜振甫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会面,实现自1993年新加坡会谈之后的第二次握手。

  然而,由于李登辉当局在任职后期加快与“台独”势力合流,公然掀起“去中国化”运动,在一边打压国民党内主张“统一”人士同时,扶植民进党等“台独”势力走上台湾地区“执政”地位。至此,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自1998年正式中断。2000年到2008年陈水扁上台后,继推行李登辉时期“去中国化”运动,并着手推动“法理台独”和“公投决定台湾未来”,陈水扁“执政”8年,也成为两岸关系近几十年来最低潮期。

  2008年岛内“政权”再次更迭,国民党重新获得“执政权”后,6月12日,中断近10年之久的“两会”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以恢复,开启了两岸合作的新阶段。

  仅2008年到2013年的这5年多时间,通过两岸双方不断努力,“两会”共达成或签署包括ECFA等在内的协议和共识21项。短短的5年多时间两岸取得成就已经远远超过过去60年总和,可以说两岸“两会”功不可没。

  不过,从去年开始,由于岛内种种政治因素,两岸签署的服贸协议在尤其是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台湾当局所谓“立法院”遭“台独”势力意外“杯葛”,此后岛内发生诸如“太阳花”反服贸运动逼台湾当局承诺,未来两岸谈判和签署协议必须先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在此基础上方可运作。对此,台湾当局欣然答应,但这一“监督条例”此后却因民进党等“台独”势力阻挠,至今无法成“立法院”讨论议案。这也就是说,只要“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一天不通过,两岸“两会”一切协商都将归“零”。而事实上,自去年服贸协议在台湾所谓“立法院”遭“杯葛”后,“两会”协商机制已形同空转。过去一年签订好几个协议,现在两年也签不了一个。

  从目前情况看,“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难以进入“立法院”院会,原因是在野党提出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版本,将“两国论”入法,等于推翻“九二共识”基础,如果这样,则两岸制度化协商会立即受到冲击,可能无以为继,必将破坏未来两岸关系。

  作为两岸授权商谈的两岸制度化协商不能停,也不能断,更不能影响已经在进行的磋商工作,因此,我们希望台湾所谓“立法院”国、民两党“立委”,应以台湾民众利益为先,抛弃一党之私,从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出发,尽速完成“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立法工作,不要让两岸制度化协商空转。(高杨)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两会 台湾 立法院 台湾立法院 台独 李登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