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鄂尔多斯上万野鸟因污染死亡事件调查:死于禽霍乱
羊群在查干诺尔湖畔吃草。
鄂尔多斯“上万只鸟因污染死亡”事件调查
野鸟死亡是鸟之殇还是人之祸?
7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出现大量野鸟异常死亡现象。当地牧民一致认为野鸟死亡的原因是湖水被污染。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2014年7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乌审召、图克、格劳图三个镇出现了大量野鸟异常死亡现象。
60岁的巴拉吉是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与行政村平级——编者注)的牧民,在他家的客厅里,他向媒体描述,“从7月下旬,一大片死鸟,有一万多只”。他还向媒体展示了他手机中拍下的一只奔跑着但已经飞不起来的鸟的视频。
同一嘎查的牧民布日古德也向媒体描述了野鸟的死亡情况,他看到的数量要比巴拉吉少得多,“有两三百只”。
他们一致认为野鸟死亡的原因是湖水被污染。
于是,经过媒体采访,一场死鸟引发的环保新闻事件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
为探寻事情真相,《法制日报》记者赶赴实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调查显示野鸟死亡源于禽霍乱
在查汗庙嘎查牧民牧仁家的院子里,《法制日报》记者问布日古德:“你们是什么时间发现湖水被污染的?”
布日古德说:“2006年。”
《法制日报》记者问:“那前几年发生过野鸟死亡的现象没有?”
布日古德说:“我们没有留意,今年留意污染了,才发现野鸟死亡情况。”
记者还问巴拉吉和布日古德,他们有没有把野鸟送给有关部门检验,他们都说没有。
“因为野鸟死亡数量比较多,死亡时间比较集中,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乌审旗林业局局长樊坤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野鸟异常死亡现象发生后,该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会同兽医站工作人员迅速到现场勘验,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调研员吴云峰在9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7月25日12时,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张志坚和业务人员张丞博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点,现场查看发现,查汗淖尔死亡鸟类300余只,奎子淖尔死亡鸟类200余只,主要为赤麻鸭、黑翅长脚鹬和反嘴鹬。
7月25日16时,市动管站将掌握的情况上报了鄂尔多斯市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和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
8月2日,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处长孙贺廷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专家王承民教授到乌审召查汗淖尔对死亡野鸟进行解剖采样,采集样本40份,并于当天将样本带回中科院北京动物所进行病毒检测。
8月9日,中科院北京动物所出具检测报告,报告结果显示,野鸟死亡原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俗称禽霍乱。
牧民和企业对达标排放认识不一
牧民所说的被污染的湖叫查干诺尔,蒙古语,汉意为“白色的湖”,是一个天然碱湖。这里曾诞生过一家知名的化工企业——伊化集团,该集团独家发起创立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股票就叫“天然碱”。
碱湖经过几十年的生产,资源接近枯竭,于是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变成了远兴能源,远兴能源发起并控股、联袂美国西格玛投资集团公司,在查干诺尔附近建立了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用苏里格气田的天然气制甲醇,年生产100多万吨。
吕明远是博源公司总经理,他带记者参观了企业正在工作的污水处理厂。他说,生产污水的处理成本是每吨1.6元,而地下水每吨4元,经过处理的污水重新利用既符合环保要求,又降低了成本。
吕明远介绍,博源公司只排放一种高浓盐水,是制纯水(锅炉使用)时产生的高浓盐水。高浓盐水通过地下管道排到了该公司的碱湖采空区的防渗漏存放池,该池0.8平方公里,“既是蒸发池,也是碱生产的原料池”。
这种高浓盐水正是制卤的原料之一,而且卤水的浓度越高,水的颜色越红,才能达到晒碱的要求。这也是牧民反映湖水有颜色的缘故。
有趣的是,牧民巴拉吉带记者去参观的博源公司的“偷排口”正是该公司高浓盐水排放口。吕明远说,按照要求,排放口原来插着一块写着“高浓盐水排放处”的铁牌,后来被盗,他们正准备在附近的一根电杆上固定一块标明排放处的牌子。
乌审旗环保局也接到了牧民们的举报。环保局局长赵连军告诉记者,7月25日,该局对碱湖湖水水质进行抽样监测,7月26日又对湖区周边孟根花、哈斯鲁、吉日嘎达来等8户牧民家的压水井和内蒙古博源公司等3家企业的废水、博源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水及碱湖死鸟水域湖水进行抽样监测和对比分析。
监测结果统计表明,铁、锰、总大肠杆菌群、细菌总数4项存在超标情况,其中铁锰超标主要为地质原因造成的本底值超标,总大肠杆菌群、细菌总数超标是由于卫生原因造成,与企业排放污水无关。
此外,博源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水质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死鸟水域除PH值、悬浮物以外,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PH值超标原因为该湖原为碱湖,悬浮物超标原因为风沙所致。
乌审旗旗长张占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野鸟等死亡为疾病所致,与查干诺尔湖水水质无关。
乌审旗副旗长苏乙拉图说,牧民对企业的达标排放认识有偏差,国家规定污水达到一定的指标就可以排放,而在牧民眼里的达标就是“记忆里的用手捧起来就可以饮用的清水”。
企业发展与牧民生活如何和谐共处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博源公司花了7000多万元征地,“此次事件虽然反映的是污染问题,但根子还在利益上”。
征地的事也得到了牧民们的印证。巴拉吉说,被征地的牧民40多户,他也被征了900多亩,补偿了一百几十万元。他认为补偿的标准不一,有的1000元(每亩),有的1300元,还有的几百元,所以大家心理不平衡,“最有影响的是有30万元,签了牧民的名,没有拿到钱”。
布日古德被征了800亩,每亩补了1300元,钱也都给了,对补偿没意见。他除了对湖水、空气污染有意见外,还认为企业过度开采使用地下水,使牧民用水越来越困难。他说:“每年打一口井,原来才几米,现在打到了200米,水管下到80米。”
牧民钟志和也对地下水位下降有感触,他说他家现在用的是120米的深井,以前5米深就能吃上水。
钟志和的另一个意见是,人多了,白色垃圾多了,牛喜欢吃白色垃圾袋,有时候从牛肚子里能拿出好几斤塑料袋。
不过,住的地方离查干诺尔最近的牧民牧仁却还吃着5米深的水井,他的100多只羊和40多头牛也还在湖边吃草,在湖里喝水。
博源公司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用天然气制甲醇,是目前甲醇生产中最环保的一种,用水是煤制甲醇的一半。如果这样的企业还存在问题,那么全国的甲醇生产都该停产。
一位专家称,出现在内蒙古的这类环保新闻事件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牧业必然发生的碰撞。我们既要以平常心面对,不要夸大事实,盲目炒作,同时也要积极作为,发挥政府部门中间调节作用,依法依理,解决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和牧民幸福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鄂尔多斯 污染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