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83岁老人忆参加开国大典情景 65只仙鹤祝福祖国(图)
一九八三年,温景恒与大女儿温红征、二女儿温红梅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时隔三十一年,二○一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温景恒与大女儿温红征、二女儿温红梅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83岁的温景恒,参加过开国大典。今年国庆节前夕,他用8天时间,刻制出一幅半人高的剪纸:天安门、65只仙鹤,寄托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65只仙鹤、一座天安门,83岁的温景恒,用整整8天时间,刻出了一幅半人高的剪纸:祖国万岁。剪纸上仙鹤振翅,象征太阳光芒的线条,只有不到一毫米宽,却有二三十厘米长,很是精细。
“用坏了十多个刀片,还有一盏台灯,手也磨疼了。”虽然耳聪目明,但毕竟已是83岁高龄,每刻十多分钟,温老就得歇会儿。
温景恒家住海淀区军休办曙光军休所。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为天安门刻剪纸画了。“为啥?因为我与天安门,与国庆有着不一般的‘缘分’!”
65年前,1949年的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18岁的温景恒,风华正茂。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班长,带着全班参加了开国大典。
那一天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我们就站在天安门广场中央,长长的红色横幅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金色大字,还有毛主席头戴八角帽面带微笑的巨幅油画。天安门两侧挂起两条大标语,西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东侧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后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金水桥畔,用红布包裹的松木杆和木板搭起两个大观礼台……
“站得太远,阅兵、坦克什么的都看不清,但心里就是兴奋,整个人都像烧开的水,沸腾得静不下来。”温老的嗓门一下高了起来。“好不容易抢到同学的望远镜,倍数不高,可还是一眼认出天安门城楼中间站的毛主席,当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的眼泪一下涌出来了,随着周围的人群一起欢呼着,跳跃着,喊哑了嗓子。”
接着,温景恒又参加了晚上的游行活动,半夜才挥舞着国旗、红旗,敲着锣鼓回到学校。一帮年轻人彻夜未眠,谈论着天安门、毛主席、新中国,从那以后,天安门就在温景恒心里扎下了根。
1951年,温景恒报名参加空军,去外地服役。每次休假回京,他都要去看看天安门。多半时候,温景恒会选择国庆而非春节回京,只为能看看国庆时的天安门。
说起天安门的变化,温景恒如数家珍:“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前东西两侧还有城门和高高的宫墙,广场T字形;国庆10周年的时候,宫墙拆除了,广场开阔了,两侧建成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1958年来广场时,我看到了矗立起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是鎏金的,70年代改成红色玻璃钢字,后来又改了回来;60多年前升国旗是人工按电钮,1977年有了国旗班,1991年国庆我看到了国旗护卫队,雄赳赳,气昂昂;国庆50年大典前,我看见天安门广场换了新砖;这些年,又摆上了大花坛,安了夜景照明,美!”
1997年6月30日晚上,迎接香港回归倒计时还有六七个小时,温景恒带着当时才6岁的外孙张温阳,搭乘朋友的汽车赶到天安门广场。“庆祝就要来广场,激动得不行!”那一夜,66岁的温景恒仿佛又回到40多年前的大典,一点不觉得累。
从空军指挥学院退休后,他开始创作一些和天安门有关的绘画、剪纸。逢五、逢十的国庆节,温景恒都会用红纸精心剪刻一张天安门的剪纸。自己打草稿、设计造型、玻璃纸复印,一刀一刀地精雕细刻……
今年,温老反复琢磨后,决定在天安门两侧刻画65只仙鹤。“仙鹤千年寿,福共海天长。用仙鹤给祖国祝寿,希望国家永远昌盛!”(记者 童曙泉\文 通讯员 张昕 和冠欣\摄)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开国大典 祝福祖国 国庆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