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拍卖时刻拍卖时刻
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代龙纹罐7400万拍卖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天际
昨日上午,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该价格位列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成交价的第六位。
这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雕有精美的苍龙教子图案,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身披细鳞,穿梭祥云;幼龙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视,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作为本次苏富比秋拍的亮点之一,该罐以5000万元港币起拍,最终以9420万元港币成交,约合7400多万元人民币。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之所以认定此罐为圆明园流失文物,主要依据其底部“放山居643号”的字样。据介绍,“放山居”(FonthillHouse)的主人阿尔弗雷德莫里森1861年从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赫爵士处购得圆明园众多珍藏,为安置中国艺术珍品,莫里森特意在这些文物的底部贴有“Fonthill”的收藏签和编号,并在放山居内设立陈设室。
据刘阳考证,此罐于1971年从放山居拿到伦敦佳士得拍卖,后被人买走;1988年又在香港苏富比被拍卖,从此再无踪影;这是其第三次亮相并被拍卖。此外,梳理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频频出现的圆明园流散文物,此罐的成交价格可排到第六名,目前拍价最高的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也来自“放山居”旧藏。
自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的若干年中,有大量的圆明园旧藏文物被拍卖、转手。进入二十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许多亚洲文物爱好者与藏家开始从欧美拍卖行购买流散的圆明园文物,其中不乏天价珍品如:双鹤香炉、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青铜胎麒麟、紫檀御制“五世元孙”诗挂屏等等价值上亿元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的稀世珍宝。
编辑:付裕
关键词:圆明园 流失文物 清代 龙纹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