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顶霾考试跟艰苦没半点关系
网友爆料,9日在河北省发布了霾橙色预警,邯郸有重度霾的预警信息后,邯郸临漳县第五小学的孩子们,依旧顶霾在露天操场蹲着参加考试。爆料者为该校老师,称发布这些照片,是想让更多人珍惜自己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过网友们的关注点则更多落到了雾霾天气让孩子们露天考试吸“毒”该不该。
学校教室不足,配备设施跟不上,让学生们体会艰苦,在操场蹲地考试其实也并不为过。只不过,在重度雾霾的天气下让学生呆在室外坚持考试,不顾雾霾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就不能再用“体会艰苦”来混淆视听了。
一所小学,一个每月都有的月考,有必要弄得像中考、高考一样过期不候么?更何况,中考、高考遇突发情况都能延期应对,错开重度污染雾霾天也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更新上,在教授学生知识和各种美德的同时,也需要保障和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
总不能在现代社会,专门去映月读书、凿壁借光或者悬梁刺股才能体现刻苦求学吧?我们需要给温室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多一些艰苦精神的教育,但不是明知后果严重却依旧将孩子们推进危险中,以剥夺其正当的权利为代价,教授美德并不需要制造危险的处境。事实上,我们往往在推广宣传学生们艰苦朴素等美德时,忽略了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比如趟水过河来上学,确实是可以体现求学的不易,学生的艰苦,但相关教育部门是否真的竭尽全力保障学生的教育权,为他们开设较近的学校或其他办法,让他们的求学之路不必经历过河的危险?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可以说明一个浅显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学海无涯苦作舟,求知的路途必然无捷径,不过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明知可以避免的危险就没必要人为再增设路障了。
说到底,露天顶霾考试,和学习环境无关,和艰苦求学无关,不会有心酸的感动,只会有质问的冲动,是什么样的一种教育理念,置孩子们的健康于不顾,让他们在重度雾霾天里完成学校僵化的考试安排。或许校长老师们也在顶霾监考,但这一点也不能减轻对孩子健康的漠视。(莫梓芫)
编辑:曾珂
关键词:顶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