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老楼挂20余“空中楼阁” 用4根钢管撑起(图)
阅读提示:北京朝阳区八里庄社区,28号楼北侧,一栋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12米的老楼外“长”出了20余间简易房。这些简易房距离地面二三层楼高,全靠那些直径不足10厘米的钢管支撑。
“挂”在母子楼外的一处简易房
简易房内的情形
“4根钢管撑起了七八米高的空中简易房,也撑起了朝阳八里庄“母子楼”里26户居民的新房梦。
朝阳八里庄社区曾经是原京棉二厂的职工宿舍区,“母子楼”是其中的一栋职工宿舍楼。它的名字缘于它的曾经的功能:解决该厂职工生育哺乳时期的居住需求,因此该楼被称为“母子楼”。
但是今天,这里已经不仅仅只有母子了,父子、祖孙、婆媳……甚至于十几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生活。当年的母子楼,已经承受不住了。
从2010年左右开始,26户无力解决居住困难的居民,在自家窗户的基础上向外扩建房屋用于居住。于是到了今天,这栋母子楼变成了吊脚楼。”
四根钢管撑起的空中楼阁
北京朝阳区八里庄社区,28号楼北侧,一栋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12米的老楼外“长”出了20余间简易房。
这些简易房距离地面二三层楼高,全靠那些直径不足10厘米的钢管支撑。不同的简易房支撑的钢管数量也不一样,有的三根,有的四根……还有一间只用了一根。
这栋被“空中楼阁”缠缚的老楼没有挂着楼号,人们习惯地叫它母子楼。而那些“空中楼阁”便是母子楼里26户居民自己搭建的。老李,便是其中之一。
老李不说自己的名字,邻居们都习惯地称呼他李工。李工说自己的那间小房是2011年建的,他用3万块钱完成了这项工程,“要先在墙上打洞,把方钢嵌进去固定焊死,然后原先窗户所在的墙体打通,和简易房相连……”
这间3万元的房子通过两个支点固定母子楼一层八里庄社区卫生站的围墙上,至少看起来比房子另一边那间直接用四只8米高钢腿支撑的“吊脚楼”结实一点。
但其实,无论老李还是他的邻居们都心知肚明,这些空中简易房,根本不安全。“地下只挖了不到30厘米,有的直接用混凝土固定在地表,这要是哪个司机手潮撞上柱子,后果没法想。”老李说。
很多住户都知道这属于私搭乱建,但面对人们的疑问,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没有办法。”
母子楼里的逼仄人生
朝阳八里庄社区曾是原京棉一厂二厂三厂的家属宿舍区。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该厂职工哺乳期时的居住需求,厂区建了这栋母子楼,后来因京棉二厂职工没有安置住房,很多职工被“临时”安排在了这栋职工宿舍里,首先被安排的是1980年前后参加工作的双职工家庭。
1994年,京棉二厂的李工和妻子以及8岁的儿子搬进了母子楼二层的一间小屋。小屋面积10.8平方米,放上一张双人床之后,三个人基本不能在屋子里自由转身了。老李锯断了一张上下铺的床,用铁柱固定在双人床上面,给小李睡。全家人都记得,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床上是不能坐直的,“坐直就会磕脑袋,”小李说。
10平方米,一家三口住,是这栋母子楼60多户大部分的情况,老李家不是最窘迫的,老李说,楼里有的小屋里住了两户三口之家,两家人在中间安了一道布帘,里面那家是女孩,外面那家是男孩。“十多年前孩子都小,现在不仅不便,有时甚至是尴尬。”老李说。
和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是没有自己的空间的。十几年前的夜晚,无论是晚上要写作业的小李,还是下班之后想看看电视的李工夫妇。而更不方便的是需要和同层的三十多户邻居共用厨房、卫生间和浴室。每到饭点,厨房里会挤上十几位主妇,在不同的灶眼上煎炒烹炸,之后留下混乱的厨余。
最拥挤的是过道,因为屋里的面积小,很多东西只能堆放在过道里,3米宽的过道摆上两排东西:大大小小的柜子、屋里放不下的电器,过季的衣物包裹……昏黄的楼道灯照出一条不足一米宽的窄路,有的地方一个人必须侧身才能通过。逼仄的过道串联起一层三十家住户,两层的小楼现在住了200余人。
老李的新房梦
上世纪90年代,这个小区就被列入危改小区。全楼的京棉二厂职工都等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落实。据当时的报纸报道称,1997年8月18日,原北京第一、第二、第三棉纺织厂联合组建为由国家控股的公司制法人实体——北京京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京棉集团将危改工程分为三期。一期改动一厂,二期为三厂,第三期才轮到二厂。
2003年10月第1904期《北京晨报》头版的消息是《本市最大危改项目启动——京棉地区简易楼将被大型经济适用房社区取代》。看到这样的报道,全楼的京棉二厂职工都会激动一下,然后回到自己10平方米的家里,开始无止境地等待。母子楼里的居民们说,他们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然而比小区改造预先到来的是京棉二厂大批职工买断工龄的消息。老李的媳妇在被买断的名单之中,她1980年左右进厂,2006年正式内退,一年工龄折合1200元,加上厂里的补助,她离岗后拿到5万块钱。
而老李比妻子要幸运,他留在了厂里,和剩下的几十位工友,负责厂区及家属院的物业及行政工作。老李现在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但即便如此,他家里的积蓄也不超过20万元。
蜗居的爱情故事
小李十几岁青春期叛逆那会儿,没少怨过父母。他没法带着朋友一起来家里聚会,没法在宽敞的写字台前写作业,“但是心里明白,怨他们也没有用”。后来他考上中专学电梯电工维修。毕业之后在亮马桥的一间国际顶级酒店工作,那些带着香气的高级客房每间都超过40平方米,小李为那些花费数千元入住一晚的客人服务。
2011年,他和自己的女朋友相识,即便是在最甜蜜的时刻两人畅想未来,他也不知道如何想象他们未来的住处。小李鼓足勇气把女友带回家的那天,他料想到女友眼神里的讶异,甚至做好了将会马上分手的准备。但女友什么都没说,两人恩爱如初。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老李决定,必须要把房子改一改,而周围邻居们的行动早就给他提供了借鉴。由于每间屋的面积实在有限,母子楼里的住户想尽办法。2010年的时候,便有住户在自己的窗外用铁柱撑起第一间简易房,扩出4平方米。
老李家的简易房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就建好了,搭建这间吊脚楼没费多少时日,老李和爱人把两米的大床挪到了吊脚楼里,腾出来的客厅起码够自己和未来的亲家一起吃上一顿饭了。
28岁的小李快要准备和自己的女友结婚了,言语中,他总是带着对未来妻子的一份深情和感谢。“她不嫌我们家没房子。”小李说,比起他们的婚期,小区未来更像是一个未知数,“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出生在这里,”小李叹了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
官方说法
基于居民生存问题 街道无法拆除“空中楼阁”
“母子楼”的白墙上贴满消防公告,乱堆乱放的情况依然存在,隐患不绝。八里庄街道办事处致函京棉集团,要求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2013年,八里庄街道斥资25万元对该楼电路及楼道堆物进行了安全改造,不少住户也配合着拾掇了楼道里的旧物。现在,昏黄的灯依然照着一条一米多宽的楼道,一个瘦一点的小姑娘不侧身勉强可以通过。
然而,基于居民的生存问题,街道无法对扩建房屋进行拆除。八里庄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说,原京棉二厂“母子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此处属于老旧小区,上世纪90年代列入危改小区,到目前为止该小区危改尚未实行。反映的楼原为职工宿舍,用于解决该厂职工生育哺乳时期的居住需求,因此该楼被称为“母子楼”。
据介绍,该楼东西长60米,南北宽12米。其中,第一层是八里庄东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二、三层居住的是原京棉二厂的职工,住户共用卫生间与厨房。后因京棉集团改制,居住于此处的原京棉集团职工没有安置住房,只能在此处居住。
随着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居住困难情况凸显,又无力解决居住困难问题,许多家庭更是三代同堂,少则四五口人、多则近十口人挤在狭小的空间内,原有房屋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最低实际居住需求,于2010年左右,在该楼四周扩建房屋。经查,该楼共有26户居民在原房窗户的基础上向外扩建房屋,用于居住。
至于未来,这栋被吊脚楼缠裹的母子楼走向如何,没有人知道。负责二厂家属区的物业部门称,这里什么时候彻底改造,物业也不知道,“我们都往上反映了,多年也没消息。而且这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范畴,不归我们管。我们只负责家属区的日常卫生和环境。”物业工作人员说。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朝阳八里庄“母子楼” 北京老楼 空中楼阁 新房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