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国纽约遭遇埃博拉病毒:恐慌过后生活如常
10月23日晚,纽约确诊首位埃博拉病人,这也是美国第四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纽约市政府官员24日表示,这位埃博拉病人正在纽约贝尔维尤医院(Bellevue Hospital)特殊的隔离病房进行治疗,目前病情稳定。中新社发 阮煜琳 摄
中新社纽约10月25日电 题:纽约遭遇埃博拉病毒:恐慌过后生活如常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25日,纽约首位埃博拉病人仍在纽约贝尔维尤医院(Bellevue Hospital)特殊隔离病房进行治疗,目前病情稳定。这位埃博拉病人入院前曾光顾的公共场所曾一度关闭,今天已经开放,在最初听闻埃博拉病毒袭来的愤怒和恐慌过后,纽约人的生活依然如常。
23日晚间,33岁的无国界医生克雷格·斯宾塞被确诊为纽约首位埃博拉患者后,纽约市长比尔·德布拉西奥第一时间呼吁纽约市民“没有理由感到恐慌”,并反复强调,“埃博拉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普通纽约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纽约市卫生官员也公开表示,“斯宾塞医生一直在自我隔离,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公寓里,纽约人感染的几率很小”。但随后人们了解到,斯宾塞医生10月17日从西非疫区国家几内亚返回纽约后,并不只是呆在自己的公寓里。
根据公开的消息,人们详细绘制了斯宾塞医生入院前一周在纽约的“活动地图”,并追溯了其一周来的活动日程:17日,斯宾塞医生返回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20日,在自己公寓里;21日,斯宾塞医生感觉“有点疲惫”,这一天他乘坐1线地铁出行,但市长说“即使与斯宾塞医生在同一车厢也不会传染,因为他还没有发病”,这一天他还去了公园、餐厅、咖啡馆……
“斯宾塞医生就是这样‘自我隔离’的?他从西非疫区回来后,跑遍了半个纽约,逛公园、乘坐地铁、去餐馆吃饭、打保龄球…”,人们纷纷在社交网络上留言,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担忧,“天啊,我搭乘过地铁A线、1线、L线,斯宾塞医生坐过这三条地铁线。”
为安抚市民的恐慌情绪,24日,纽约市长和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搭乘地铁,以身示范纽约地铁是安全的。同日,与斯宾塞医生同一街区的住户,知道此地有埃博拉病人后有的已经搬离。而收治埃博拉病人的纽约贝尔维尤医院却显得颇为平静。
24日中午,中新社记者看到,该医院正常对外开放,有人拿着午餐站在医院大门前闲聊,医务工作者进进出出。医院所在街道两侧仍排列着十几辆电视转播车,大量媒体在此等待着病人的第一消息;一些行人特意在医院门前停留拍照。而与医院一街之隔的两个流动餐车仍然在售卖午餐,生意颇为兴隆,正在做饭的小贩忙得满头大汗,有人就在医院外吃着简易午餐。
为阻止埃博拉病毒传入,24日,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宣布提高埃博拉高发人群的监控级别,要求在西非疫区国家直接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人,包括医务工作者,从纽约或新泽西机场入境后,将被强制隔离21天。
24日,一名从西非疫区国家塞拉利昂返回的女护士在新泽西机场入境后,被强制隔离,成为新泽西州加强疫情监控后的首位隔离者。25日,这名曾被称有发热症状的女护士埃博拉病毒检测阴性。这名叫希考克斯的33岁女护士25日批评新泽西和纽约州的强制隔离政策属于“反应过度”,“不知多少在西非疫区与埃博拉病毒战斗过的医务工作者会有同样遭遇”。
25日,纽约市长比尔·德布拉西奥仍在力图安抚纽约人的恐慌和担忧,并特意走访了斯宾塞医生因埃博拉感染入院前曾光顾过的一家曼哈顿的肉丸店。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家保龄球馆因埃博拉病人光顾曾一度关闭,今天也已经开放,而与斯宾塞医生曾接触的三个人仍在隔离中。(完)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美国纽约 埃博拉病毒 纽约确诊首位埃博拉病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