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辽宁政协: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意义重大
“工业遗产保护到了最危险阶段”
———辽宁省政协召开“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定期协商座谈会小记
“目前辽宁省对工业遗产底数不清、界定不明,也没有一个保护工业遗产的总体规划方案,以致不能进行系统有效的保护,更谈不上合理利用和开发。”
“辽宁省作为全国工业大省,留下数目可观的工业遗产,可许多有价值的厂区、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和毁灭性拆除。”
10月15日,辽宁省政协会议室座无虚席,以“加强辽宁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主题的今年第五次协商座谈会如期召开。面对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文化厅、旅游局等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一五’时期的亚洲最大露天矿现已面目全非,特别是在工业文明中有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车,很多外国人来拍照收集资料,可我们却没当回事……”崔文成、申维民、刘文彦等委员列举大量工业遗产损毁消亡事例后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到了最危险阶段。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大批重要的工业遗产逐步或迅速消亡,这将成为我们深深的遗憾。”委员们建议政府要负起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责任。
白玮委员建议,要尽快开展全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并根据实际制定保护工业遗产的总体规划和措施。他还对科学界定工业遗产的内涵提出建议,认为应该把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纳入工业遗产。同时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可以在辽宁高等院校开设工业遗产保护相关专业。
董树兴委员认为,工业遗产保护要建立合理的评估、认定、分级体系。“根据工业遗产认定、评估的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分类、建档,建立并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目录,向社会公布。
保护工业遗产,法律的作用不容忽视。全晓红委员提出,要尽快开展辽宁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通过法律手段加强保护。同时要编制辽宁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致公党党员王晓也建议,尽快建立保护工业遗产相关的政府规章,条件成熟时应制定地方法规。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与会委员、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兴泰委员提出,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展示联盟、开辟工业活动体验基地、定期开展工业遗产保护论坛等方式,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更好地传承工业文化。
从事民间文物保护工作20余年的石洪祥委员,列举德国鲁尔区、北京798艺术区、广州红砖厂艺术生活区及上海田子坊等范例后指出,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保护的方法应该是积极使用,即积极开展商业使用、文化使用和艺术使用。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对辽宁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表示,省政协将认真整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报送省委、省政府,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程丽红李树果)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工业 遗产 保护 省政协 辽宁省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