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新曙光新曙光
陈嘉庚和厦大建南大礼堂
1954年,陈嘉庚和厦大教师合影(后排左三为郑道传,前排左六为陈嘉庚)。
我于1952年出生于厦门大学校园内,刚好就在这一年,陈嘉庚先生开始亲自参与设计并督建厦大校园内的一大批新建筑,它们包括:国光楼三座、丰庭楼三座、芙蓉楼三座以及新厦大标志性的建筑建南大礼堂一主四从五座面海的巨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而建楼的巨款全部是南安华侨捐赠的。我家此后住过国光第三楼、丰庭第一楼和芙蓉第三楼,我和几乎所有的“老厦大”一样,在建南大礼堂那一主四从的五座楼里开过会、听过课、看过书、办过公、讲过课……半个多世纪以来,厦大人不间断地享受着先生留下的心血建筑。
家父郑道传教授(1919—2002)当时作为厦大经济系副系主任曾多次亲耳聆听陈嘉庚先生的教诲,并留下珍贵的合影。我的忘年交何大仁教授(1932—2010)和我一样,也是属于厦大校园内的“教二代”,他的父亲何励生(1897—1996)是校办秘书,对当时嘉庚先生在厦大的言谈举止知之更多。何大仁和我经常一同前往福州开会,来回途中时常交流,其中多有陈嘉庚督建厦大建筑的细节往事乃至历史隐秘。
那时交通不便,老先生是直接从集美乘“电船”到厦大校园来“上班”的。人们的感觉是这位精明的老人很担心施工方偷工减料,他是把厦大的这一大批建筑当成自家的后花园,精修精建。当时身为青年教师的何大仁经常看见陈嘉庚老先生拄着拐杖巡视工地,并不时用拐杖敲打建筑材料,还直接用闽南话向惠安的石匠问这问那。修建“丰庭第一楼”是作为全校的女生宿舍,陈嘉庚一再强调走廊的采光和廊栏的高度要适合女生一早起床梳头或早读……
在所有建筑中,陈嘉庚倾注最多心血的当为建南大礼堂。老先生在选址和风格上独具匠心,把它安排在海边的一个高高耸起的坡地上,让这座仅仅三层的建筑看上去极为壮观,且“穿西装戴斗笠”俊俏无比,老先生曾满怀激情地说:要让所有进出厦门港的轮船首先看到厦大的大礼堂!
陈嘉庚在大礼堂所在的坡顶和海沙滩之间修建了简单的铁轨,承接和输送各类建材,其中包括从南洋进口的木料,大大提高了建设的效率。建礼堂最关键的是大跨度的横梁,当时钢材作为军事物资,被美国严密封锁。陈嘉庚不得不从印尼进口最优质的原木替代,但他却为此愁肠百结。正在这时,重工业部的代部长何长工到厦门视察,何长工早年毕业于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是老红军中屈指可数的工业行家。何长工与陈嘉庚同为全国政协常委,因此陈嘉庚请何长工到厦大校园参观,并刻意向何“炫耀”了大礼堂准备用于横梁的印尼原木。何部长一下就听出老先生的弦外之音,为此特批7条从苏联进口的钢轨。何励生老先生全程见证了这段隐秘历史的全过程(此事为本文首次公开披露)。
厦大建南大礼堂建成5周年后的1959年8月23日,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风魔毁楼拔树重创整个厦门岛,但建南大礼堂啸傲台风。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这座面朝大海的得意之作落成60周年,它至今依然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座位最多的大礼堂,礼堂里原配的木椅采用的是南洋一种特有的木料,60年之后依然牢靠如初……
编辑:曾珂
关键词:厦大 陈嘉庚 厦大建南大礼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