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对太平洋岛国的投入只增不减
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据新华社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楠迪同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莫里、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瓦努阿图总理纳图曼、库克群岛总理普纳、汤加首相图伊瓦卡诺、纽埃总理塔拉吉等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阐述新形势下中国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政策举措,强调中国是岛国真诚朋友和合作伙伴。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太平洋岛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双方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同8个太平洋岛国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当前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传统友好更加牢固,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合作前景日益广阔,双方关系面临乘势而上的良好机遇。中国对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重视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岛国领导人一致表示,中方倡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岛国提供了重要机遇,岛国人民对双方合作抱有期待,愿意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同中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
■ 建议
提升同太平洋岛国关系习近平提出哪些建议?
第一,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尊重各岛国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支持岛国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和决定地区事务,支持岛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加强高层交往。中方欢迎岛国领导人访华,为双方关系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愿同岛国扩大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政党对话交往,继续办好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机制性对话。
第三,深化务实合作。中方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我们真诚欢迎岛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愿同岛国深化经贸、农渔业、海洋、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将为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输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中方将继续支持岛国重大生产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
第四,扩大人文交流。未来5年中国将为岛国提供2000个奖学金和5000个各类研修培训名额。中方愿同岛国加强各界交流,继续派遣医疗队到有关岛国工作,鼓励更多中国游客赴岛国旅游。
第五,加强多边协调。中方愿同各岛国就全球治理、扶贫减灾、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道援助等问题加强沟通,维护双方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方将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向岛国提供节能环保物资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开展地震海啸预警、海平面监测等合作。中方将继续积极参与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岛国地区合作机制。
■ 焦点
习近平同斐济总理举行会谈,称中方将在斐济设立中国文化中心
习近平:感谢斐方协助海外追逃追赃
据新华社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楠迪同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举行会谈。习近平表示,赞赏斐济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向北看”政策的优先方向。我们愿同斐方保持高层和各级别交往势头,加强合作。
习近平指出,我们欢迎更多斐济优势产品对华出口,支持斐方开发中国旅游市场,鼓励中国企业赴斐投资。中方将继续支持和帮助斐济应对气候变化。中方将在斐济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继续派遣医疗、文艺团组到斐济等岛国巡诊巡演。中方感谢斐方协助中国政府开展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希望继续加强两国执法合作。
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互免签证等合作文件签字仪式。
■ 释疑
“集体会晤”有啥门道?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斐济期间,有一项特殊安排:同多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集体会晤可以说是中国外交中的一个创新,那么这究竟是个啥概念?又有怎样的外交意义?
什么是集体会晤?
此前,外交部就此次出访在吹风会上的说法是:习近平主席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在斐济同其他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分别举行双边会见,同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
这里实际上有三种形式的外交活动。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是多边外交;国事访问是双边外交;与岛国领导人的集体会晤则是“一对多”,中国是一方,其他国家作为整体是另一方。这从形式上接近“多边”,但从实质上更加接近于“双边”。
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称,“集体会晤”通常是一国领导人出访时,在时间非常紧、会晤对象又比较多的情形下,在某一出访地邀请周边国家领导人一同会晤。会晤对象通常有比较相似的利益诉求,面临有区域特点的共性问题。
集体会晤都很高大上?
今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巴西与拉美和加勒比多国领导人集体会晤,中国、巴西、拉共体“四驾马车”及其他一些拉美国家领导人出席。这次会晤由中方倡议,是中拉领导人的第一次集体会晤。
集体会晤形式灵活,不光有“高大上”的会谈,还有“接地气”的饭局。去年6月2日,习近平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在西班牙港请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吃了顿午饭,特多、苏里南、圭亚那等多国领导人应邀出席。
2013年3月28日,在南非德班,习近平邀请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早餐会。南非总统祖马、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参加早餐会。习近平说,这次早餐会举办的初衷就是想“听听非洲国家对发展中非关系的想法”。
集体会晤意义何在?
为什么有了双边和多边,还要有集体会晤的形式?首先,集体会晤是中国外交上的创新,增加了中国外交的立体性。以今年7月中国与拉美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为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允熬认为,这次集体会晤“是破天荒的创举,为中国同拉美整体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新平台”。
其次,集体会晤提高了领导人出访的效率,习近平历次集体会晤都是满满的成果,比如中拉领导人在会晤中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
最后,集体会晤是大国外交的一部分,有助于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以此次会晤为例,江瑞平说,这些岛国面临有共性的地区性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这些国家构成不小的威胁。习主席这次与岛国领导人的集体会晤,就谈到了气候变化问题,协助这些国家寻找解决之道,这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尽义务的大国形象。
据新华社
斐济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中国也有句古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之梦。
——习近平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习近平 太平洋岛国 集体会晤 海外追逃追赃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