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明清书法: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高峰
乾隆帝御笔手卷《白塔山记》之塔山四面记
王铎《仿米书陈思王三颂》华艺秋拍 529万元成交
文彭《和云林先生江南春词三篇》华艺秋拍 690万元成交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莫谨榕
上周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卖会古画夜场拍卖中,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乾隆帝御笔手卷《白塔山记》,以1.01亿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1.1615亿元,创造了2014年度中国书画拍卖价格全球最高纪录,成为今年内地拍卖市场上首件过亿元的作品,另外还刷新了乾隆帝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上月底,嘉德拍卖成立20年也首次为古代书画家开设书法专场,20件王铎书法精品专场拍出了8214万元;在广州,华艺国际也首次开辟了“明清翰墨”专场。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在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明清书法无论成交数量还是成交金额都是一枝独秀,单件作品屡屡拍出千万元以上的高价。市场为何如此看好明清书法,此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明清书法是一个高峰
主持人:明清书法应该是2014年秋拍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明清书法无论成交数量还是成交金额都是一枝独秀的。在中国古代书法的艺术长河中,明清书法是否就是书法文化的一个高峰?
陈志平:明清的确是古代书法艺术的高峰,名家辈出。我曾经根据张天弓先生的《中国书法大事年表》提供的材料,提炼出各个时代的“大事率”(每个朝代所占的篇幅<页码>与该朝代的时间长<年>的比率)。结果发现明清这个时段发生的“书法大事”是最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明清时期艺术的繁荣是客观的事实。当然,明清距离我们的时代相对比较近,传世资料较多是造成“大事率”偏高的重要原因。
但在实际上,书法艺术真正的高峰应该是在魏晋隋唐时期,唐代以后,书法走上了“归本于人”和“先文后墨”的道路,书法开始依附于“人”与“文”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本身作为艺术的独立性。
晋人书法的集大成者是王羲之,其子王献之成就也很高。“二王”以后,历代高手林立,但“二王”的帖系书法,一直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发展延续的一条主脉。一直到清代碑学兴起,对“二王”的帖学传统是个反叛,书法艺术走上了新的道路。明清书法虽然在整体精神高度上不如魏晋唐宋,但是在取法范围和视觉效果方面均对前代有所突破。
朱万章: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之一。中国历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社会动乱,文化就越灿烂,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末清初时期等等。历史学家谢国桢就曾经将明末清初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
明代早期的书法追求一种共性,比如写得四平八稳的馆阁体,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敲门砖。到了明代后期很多人并不在乎是否参加科举,书法更多侧重于个性的宣扬和宣泄,所以我们在书法作品里可以明显看出这个时期作者的个性非常鲜明。晚明很多书法家都是性情中人,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清规戒律的约束,我们从书法上更能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晚明时期最重要的书法家是董其昌,他不但是书法家,还是山水画的大家,他的南北宗论对后世画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与董其昌齐名的还有一位陈继儒,董其昌很多书法作品据说就是由陈继儒代笔的,他的书法风格和董其昌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用的材料、笔法以及他的书法所体现的美学趣味和董其昌很相近。
收藏信札的藏家还应该知道,明代后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的信札都在后面写个“冲”字。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明代后期的人习惯在信札后面写个“终”字,表示这封信写完了,后来觉得“终”字不吉利,于是改成了“冲”字,有的直接写成“左冲”。董其昌比较有个性,他有时写“左慎”,明末清初另一位书法家王原祁则习惯写“慎余”。我们如果在拍卖市场看到信札后面有个“冲”字的,一般就是明代后期的信札,这是当时的一个书写习惯。到了清代中期这种习惯就没有了。
陈志平: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国是书法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段。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构成了那个时代书法艺术群星璀璨的局面。特别是傅山的书法,他是在那个天崩地裂的时代继颜真卿之后把书法的精神高度再次推向历史高峰的杰出人物。
晚清民国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很活跃、很自由,一大批仁人志士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后来的孙中山、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等,在继承以人立本、以文修身的传统的同时,也挥洒笔墨。他们的作品有些虽然在法度技巧方面有可议之处,但因为这批人很多都是文武兼备、具有刚健的人格以及济世的情怀,因此这个时期的书坛整体上体现出笃实、明朗、刚健的格调,在一定程度上横扫了清代以来弥漫于书坛的靡弱气象。
明清书法家中为何王铎被追捧?
主持人:在明清书法的这一波热潮中,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备受追捧,他就是王铎。中国嘉德拍卖成立20年,今年秋拍首次为古代书画家开设书法专场,20件王铎书法精品专场拍出了8214万元。为什么王铎这么受欢迎?
朱万章:王铎的书法以行草书为主,与他齐名的还有另外一位草书大家傅山。傅山是个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甚至医学,样样精通。广州华艺国际这次秋拍有一幅王铎的《仿米书陈思王三颂》。这幅作品的风格特别像米芾的《苕溪诗卷》。《苕溪诗卷》是米芾的代表作,所以这件作品是王铎仿米芾的典型作品。
陈志平:晚明的草书写得特别狂放,傅山、徐渭、王铎是其代表。明代书坛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字崛起,这也与明代重视礼教有关,经常立牌坊、给封号、题字,大字书法开始流行。因为晚明的时代特征是张扬个性,大字很有视觉冲击力,高堂大轴是对传统的手卷式欣赏的一种突破。
晚明的书家各有特色,徐渭本身是个天才,王铎比较刻苦努力,傅山的特性是傲岸倔強。虽然现在收藏界对王铎的作品比较推崇,但如果论明清时期最伟大的书法家,我觉得不是王铎,而是傅山。
书法家之所以伟大,除了字要写得好,字背后的精神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明清书法的精神力量是不如魏晋隋唐时期的,但傅山是个例外。明朝灭亡后,王铎在清朝当官,傅山不愿意当官,宁愿躲进山里当明朝遗民,做精神领袖。所以我说他是明末清初具有高贵血统和独立人格的一位书法家,人格力量才是书法的根本。
王铎的字写得的确功深力到,但这种技巧法度完备的背后是一种“炫技”,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但市场的选择经常都不是以艺术为第一要素的,可能王铎作品的存世量比傅山的多,有足够的作品,才有人愿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运作。
陈志平:傅山和王铎谁更伟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肯定是言人人殊。
如果抛开其他的因素单论书法,我觉得王铎的书法水平还是很高的。他把王羲之的结字、用笔都发挥到了极致。此外他还吸收《阁帖》中的刀刻因素,以劲健方折的用笔,对二王的精雅书风进行了一番改造,因此他学王与元代的赵孟頫学王迥然有别。傅山也学《阁帖》,但是他的作品圆多于方,一片神行,点画遒盘曲折,大笔镗鞳,不计工拙。王铎以方逞其雄,而傅山则以圆求逸,气格远在王铎之上。
王铎的作品目前在市场上的确卖得比较贵,因为他的作品存世量多,更重要的是,他是“在朝”的人,而傅山是“在野”的,从传播学的角度考虑,王铎的知名度高、作品多,这些都是他比傅山好运作的原因。
主持人:清代书法现在最受欢迎的是皇帝的书法,今年秋拍唯一一件过亿元的拍品,就是乾隆亲笔御书《白塔山记》,在北京保利以1.01亿元落槌,创造了今年全球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价。
陈志平:虽然清代的“碑学”能够在“帖学”之外别开生面,但严格来说,清代的书法是不如明代的,没有明代的主体性精神,清代书法整体呈现的是一种“萎靡”状态。乾隆的书法受到追捧一点也不奇怪,这不只是一个艺术的问题,更是社会学和传播学的问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明清 书法 中国书法史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