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2014世界经济大盘点:复苏进程凹凸不平 中国“新常态”造就新动能
原标题:特稿:走过平凡 酝酿非凡——2014世界经济大盘点(简版)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2014年,世界经济经历了平凡而又非凡的一年。
说平凡,是因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下,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复苏进程凹凸不平,有陷入以低增长、高失业率等为特征的“新平庸”之虞。
说非凡,是因为世界经济正孕育着新变量、新业态、新势能,具有改写全球经济格局与商业生态的潜力。
世界经济复苏凹凸不平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6年后,世界经济未完全摆脱危机阴霾,发达经济体走势不一,不少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增速下滑挑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凹凸不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远低于此前预期,也低于危机前水平。其中,美国经济增长2.2%,欧元区经济增长0.8%,日本经济增长0.9%,中国经济则增长7.4%。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0月底正式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着金融危机以来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盛宴落幕。在美国收缩货币政策之际,日本和欧洲等经济体却仍在维持甚至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大幅萎缩,再次陷入衰退,“安倍经济学”成效遭质疑。当前,欧洲经济低迷,通缩风险凸显,欧元区18国的经济复苏大都陷入停滞。
中国“新常态”造就新动能
2014年,“新常态”成为描绘中国经济发展最新态势的关键词,中国经济的新动能让世界受益。
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今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7.8%,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除了量的扩张,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在质上不断升级,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红利。
中国努力调结构、稳增长利好国内经济转型,也带动经贸伙伴一道向价值链条中高端跃升;中国利用上海自贸区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等领域的探索,既为国内深化改革探路,也在更广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中澳、中韩自贸谈判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自贸区战略迈上新台阶。
此外,中国积极推进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等,对接中国资本出海、输入商品、消费升级的经济新势能,有望在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实现“全国通”、“地区通”乃至“全球通”,利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从亚太到欧洲,从中东到美洲,全球性人民币清算网络基本形成;继美元、日元、澳元后,人民币与英镑和欧元实现直接交易,让企业和个人得以有效规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拥有新的投融资选择。
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更加追求增长质量,更加尊重市场力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推崇法治精神。
世界经济砥砺中孕育机遇
2014年,世界经济经历了非凡的砥砺与考验,也不断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冷热不均,彼此间宏观经济政策亟待协调,国际资本和商品市场波动异常,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全球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酝酿突破,互联网营销模式彰显效力,或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营商模式,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全球商业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今年全球电商迎来多场盛宴。阿里巴巴9月19日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备受投资者追捧。在“双十一”、“黑色星期五”、“网购星期一”等购物节点,中外电商带动网购“全球化”,国内外买家同场狂欢,创造多项纪录。
在政府层面,美国、德国、英国等多国政府积极推行能源转型,实施结构改革,推动智能增长。中国则提出“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方式”等行动建议,推动破解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困局。
新形势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努力做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不断推出新倡议,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金砖银行,从丝路基金到欧亚高速运输走廊,这些新兴战略必将有效助益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为世界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健康增长不断注入新能量。(完)
(执笔记者:傅云威;参与记者:金旼旼、韩墨、康逸、曹筱凡、樊宇、张涛、王宗凯、俞懋峰)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2014世界经济盘点 世界经济复苏 中国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