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取消的是加分,防的是猫腻
你有过高考加分的经历吗?如果有,你是否因此欣喜若狂?如果没有,你是否因此黯然神伤?不管你赶没赶上高考加分的“快车”,今后这辆“车”的载重将会减少、速度将会降低。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不得超过5分。
这样的决定或许让“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往往没有一技之长;没参加过能加分的竞赛,或者参加了竞赛、却没取得相应的名次;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没有突出事迹。他们对高考加分不抱任何希望。
愁的,并不是“高富帅”们,而是明里落实政策、暗里玩着猫腻的人。有媒体曾报道,2009年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多来自权势家庭。
其实近几年,类似的加分乱象普遍存在。大到全国性的统一高考,小到地方性的自主招生。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高考的公正公平,更有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
因此,这份《意见》值得点赞。它意味着今后的高考,将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实打实”、“硬碰硬”。考生要证明自己,就该拿出真本事;家长真为了孩子考虑,就该让他们“自强自立”。
我们为《意见》点赞,绝不能否认高考加分政策。笔者认为:
高考加分项目的初衷没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所专长、特长,但是随着高考制度延续,这种加分在很多时候变了样、走了形,成为各种利益输送重灾区。这次取消部分加分项目,并不是对高考加分初衷的否定,而是对各种猫腻、漏洞的预防。
取消的是加分,防的是猫腻。为了杜绝猫腻,《意见》指出:加强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严肃处理资格造假考生;依法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该取消的取消,该照顾的还是要照顾。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使高考加分政策更加人性化。
回想自己的高考,虽然没被加分,但是笔者仍感欣慰。知识何尝不是为自己学的,人生的路并非布满捷径。
编辑:罗韦
关键词:加分 高考 猫腻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土耳其和西非国家承诺加强经贸关系
迪拜展出超级高铁设计模型 内饰豪华如头等舱
元宵灯展点亮“欧洲心脏”比利时
民俗文化闹新春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