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放扁回家”,蓝绿就和解恐是幻想
“九合一”民进党赢了13个县市,加上墨绿的台北市,其实民进党实际掌握的县市是14个,尤其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6都”有5个被民进党控制,这在外界看来,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只要“5都”给力,民进党基本上就可胜券在握。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风向”,岛内在“九合一”选后开始出现了向“绿”靠近现象———浅绿变深绿,深绿变墨绿。更有甚的是,连蓝营也有人士开始向“绿”靠近。
尤其围绕是否释放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回家一事上,蓝、绿开始出现趋于一致的动向。有台湾舆论认为,放陈水扁回家,是蓝营与绿营走向“和解”跨出的关键一步。
不过,更多观察人士则认为,放陈水扁回家,在破坏台湾法治的同时,蓝、绿矛盾会更加尖锐。
■耐人寻味的选后绿营联署呼吁“放扁回家”
最近,刚刚当选的绿营县市长在还没从台当局“中选会”官员手中接受大印,在没有上任之际,在民进党中央和党主席蔡英文主导下却第一时间联署,要求台湾当局放陈水扁回家就医。
事实上,要求台当局放陈水扁回家议题,早在“九合一”大选之前就已经被民进党内“扁派”人士和陈水扁的支持者热炒,他们认为选前炒陈水扁议题会得到民进党中央和县市长参选人们一致联署,因为在他们看来,绿营要取胜,离不开“扁迷”们的支持。
尽管后来的确有部分民进党县市长参选者选前公开或者半公开呼应“扁派”人士和陈水扁的支持者,呼吁当局让陈水扁回家,但大多数参选者却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其中包括民进党中央和主席蔡英文。
民进党一位智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主要原因是民进党中央和多数县市长参选者,担心“九合一”大选前过度热炒陈水扁问题,难免会勾起选民对陈水扁和当时他的一些“重臣”的贪腐记忆,加上蔡英文担心,如果陈水扁一旦出狱回家,说不定会按捺不住一贯爱“指点江山”癖好,而到处发话,势必不利于绿营选情。
“但柯文哲参选台北市长过程中因得到了阿扁‘旧臣’大力辅选,和‘扁迷’们的大力支持,最终高票赢得选举,让民进党中央看到陈水扁虽然身陷囹圄,但其影响依旧不能小觑,尤其是对于2016年地区领导人大选中的那些打算上位者们。”上述这位民进党智库表示,于是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一结束,“抢救陈水扁”就成了选后民进党从上到下的“共识”。
上述这位民进党智库说,如今民进党获得了“九合一”选举大胜,蔡英文和这些县市长们便顺势而为,既是要营造民进党从来就没有忘记过陈水扁的氛围,同时,也在向陈水扁的铁杆支持者们示好。因为蔡英文知道,“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是沾了台湾当局近几年施政让台湾民众“无感”的光,由于那些经济上处于弱势的“三中一青”(中低收入者、中小企业、中南部地区和青年人)对台湾近几年经济低迷、物价高涨、失业增加和收入降低的忧虑,最终才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了民进党。
“但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选战与‘九合一’大选不同,其议题不再仅仅是经济政策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意识形态的一场大战。”台湾政治大学一位岛内知名政治评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因此,民进党中央和蔡英文看到,在意识形态方面,陈水扁具有重大利用价值。
上述台湾政治大学这位政治评论员指出,由于陈水扁曾号称“台湾之子”,就是因为他在意识形态上主张“台独”和“台湾主体论”,尽管这样的主张在台湾不是主流,但是他契合了岛内相当一批“台独”教义派的主张,因此,在岛内选民中,陈水扁依旧可以左右相当支持者,“救阿扁就能拉拢阿扁的支持者,这是蔡英文的目的。”
“此外,蔡英文和民进党不希望把阿扁议题留到民进党当政后来处理。”上述台湾政治大学这位政治评论员表示,“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胜,他们也自然认为2016年民进党再次取得对台湾的“执政权”胜券在握。因此,他们极力把“救扁”议题抛给马英九来解决,这样避免民进党上台后会被民众“诟病”为民进党不分是非,包庇贪腐者。为此,在觊觎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大位已久的蔡英文主导下,民进党中央和民进党新当选的县市长和连任县市长选后第一时间站出来联署,急着要台当局“放扁回家”。
■蓝营对“扁”议题也“放水”
“更耐人寻味的是,除了民进党救扁,蓝营也出现很多重量级人物挺‘扁回家就医’。”台湾当局一位所谓的“国策顾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此颇为不解。
记者注意到,从“九合一”大选之前,就至少有4位国民党重量级人士公开表示支持放陈水扁回家就医,这其中甚至包括国民党高层人士。
而“九合一”选举之后,更有多位国民党人士公开发声,呼吁当局考虑让陈水扁回家就医。其中依旧不乏国民党高层人士和党籍“立法委员”。而对于陈水扁是否应该释放回家问题,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则表示,应交由台当局法务部门研判。
由于申请保外就医屡屡遭驳,本月16日,陈水扁向马英九写亲笔信,其中首次承认自己是“罪人”,信中陈水扁多次以“英九兄”称呼。后马英九将该信转台当局法务部门处理。对于是否让陈水扁回家就医问题,台法务部门也一反过去“不符合回家就医”表态。台当局法务部门负责人罗莹雪开始松口,并为陈水扁指引三条明路,其中一条最为捷径的是再度向法务部门的“矫正署”申请保外就医。
正是根据罗雪莹这一指点,陈水扁前天已向“矫正署”交申请,且“矫正署”也迅速组成多达15人的扩大医疗鉴定小组付诸研判。根据国民党台中市党部一位党公职人员透露,陈水扁不日回家已成定局,“这其中关键是国民党人士起了主要作用”。
■台舆论认为“是否放扁”无关人权,而是罪与非罪问题
对于“救扁”,台湾舆论认为,民进党和“台独”人士频频以人权和政治迫害为由,明显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阿扁入狱并非人权和政治迫害,而是罪与非罪问题。”
舆论指出,陈水扁因涉“机密外交”、“国务机要费”、洗钱等多个官司,其及妻子吴淑珍因多项罪名成立,去年被判各应执行20年有期徒刑,并分别科罚金2.5亿元新台币及2亿元新台币,家族贪腐高达数亿元,且至今仍有巨额资金藏匿外国不愿交回。“更重要的是,陈水扁和民进党在事实面前至今仍没有一句道歉,反而以政治迫害和人权问题来引导舆论。”
民进党创始人、前主席施明德日前也指出,陈水扁欠台湾人民一个道歉,“现在扁案却被挺扁人士操作为好像全台湾人民反欠陈水扁一个道歉。”
他表示,民进党不应被挺扁者的无理谬论绑架,这不利于民进党的形象,应该要有捍卫是非的勇气,驳斥“阿扁无罪”的谬论,并劝吁陈水扁向社会道歉,表达认错谢罪的悔悟之心。
■放了阿扁蓝、绿阵营就能和解?
从民进党新科县市长联署,到国民党多位人士相挺,可以预料的是陈水扁这次“回家路”不会漫长。为此,台湾有少数人认为,陈水扁如能很快回家,可为蓝、绿阵营走向和解提供重要契机。
不过,更多观察人士则认为,陈水扁回家不会让蓝、绿阵营有任何和解机会,相反,蓝、绿阵营矛盾将进一步扩大。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一位资深两岸问题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陈水扁和民进党,以及他的支持者至今始终认为陈水扁入狱是国民党政治追杀的结果,这样的仇恨不共戴天。以陈水扁的个性,和民进党的一贯做法,不会感激国民党和台当局从人道高度“放扁回家”的作为,只会认为这是国民党为了赎罪。
而且,“九合一”大选民进党大胜,正是民进党进一步打击国民党,抢夺2016年地区领导人大选舆论战的最佳时机,而陈水扁一旦回家就将是民进党操弄的重大议题。同时,民进党会再拿陈水扁家族的“不易”来打悲情牌,进一步博得民众对陈水扁家族的同情来选择支持民进党。
同时,台湾多位政治观察人士认为,陈水扁善于打选战,以陈水扁的个性——在监狱里都不忘给民进党“指点江山”,如今出狱了,又是在2016地区领导人大选选战的前夜,他不会甘于只老老实实在家养病,他将配合民进党为2016年选战排兵布阵。
编辑:罗韦
关键词:民进党 陈水扁 回家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