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为官之义在于明法
《名贤集》里讲:“寸心不昧,万法皆明。”东晋吴隐之坚信“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所以在上任途中敢饮贪泉水。元朝许衡自问“梨无主,而吾心独无主乎?”所以不为路旁之梨所动。心中筑起遵规守法的长城,就不难抵御贪欲的洪水。
“为官之义在于明法。”习近平同志当年在福建省宁德市工作时,一语道破从政为官的要义。不明法不足以正纪纲,无纪纲就不能护公正,“明法”才可以去贪昧、养情操、守底线。“明法”是领导干部立身处世、为政一方的基本原则,只有将党纪国法内化为心中的“戒尺”,秉公办事、依法行事才能真正上升为规范,法治信仰才能从坐而论道变为起而行之。
现实中,或是认可“红头文件比法律重要”,任由土政策、潜规则甚嚣尘上;或是默许“领导意志大于法律意识”,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或是因为人情的介入、利益的羁绊而迷失方向,长期以来,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处于空白状态。多少人知法犯法、铤而走险,就是因为失去了“心主”,臣服于陋俗和权力。想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名利所扰、不为人情所缚,心中明法而不昧是前提。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心有敬畏,方能见贤思齐、见利思义,在利益面前不伸手,在权力面前不逾矩,法律红线决不触碰,党纪底线坚决捍守;心怀公正,方能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执行法纪没有例外。党员干部敬畏法律、信仰法治,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才能获得可靠保障。如果视法律如无物,不仅法律会变作“公堂木偶”,发展成果也会遭到吞噬,改革蓝图也会失去护佑。
置身今天这样一个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纾解基层社会矛盾如何标本兼治?处理多元利益诉求如何确保公平?回应网络众声喧哗如何定分止争?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周围的正气就能积聚上升;干部不守法、不检点、不公道,周围的歪风邪气就会潜滋暗长。正所谓,“月映万川,万川映月”,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彭真同志说过,领导,就要按照法律来领导。法治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强大武器,也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一事当前,不能无视法纪,而应问一问自己: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怎样做才算合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有壮士断腕、刀口向内的决心。
春秋时期,李离因误听误信判错了一个死刑案件,主动请领死罪。晋文公认为罪不在他,可以从轻发落。可李离坚持依照法律行事,“失刑则刑、失死则死”,毅然拔剑自刎,以身殉法。建设法治国家,就得有那么一股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劲儿,就得有那么一种法无偏私、动真碰硬的认真精神。
编辑:付鹏
关键词:为官之义在于明法 贪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