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乌市政协委员变身“微信达人”点滴工作齐点赞
原标题:乌鲁木齐“两会”:朋友圈变成政协下派干部的工作日记
红山网讯 (记者黄婧报道) 在2015年的政协会上,记者见到了一个“微信达人”。自2014年下社区起,乌鲁木齐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王会成的微信朋友圈变成了市政协下派干部的工作日记。参会的闲暇,王会成自豪地给记者介绍起了自己使用微信的点点滴滴。
朋友圈变身工作日记
“刚下社区,发现社区的居民都用不上水,那里大部分都是哈萨克族居民,家里养着骆驼,骆驼喝不上水,居民很着急”,谈起刚下社区的话题时,王会成有点激动,“为了水的问题,社区的居民相互动手不止一次。”
在了解了水源、管道等各方面问题后,市政协工作组在社区居民用水的水源处找到了一个水流比较大的地方,在那里引了一个管子接到了原来供水的主管道上,水流一下变大了。
5个月后,水流下降,社区的居民们用水又出现了问题,邻里间的关系再一次变得紧张。这一回,市政协工作小组的同志们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社区居民一路开始排查,最终理清了思路—并不是哪家私自调了水管将水往自家引,而是每年的5月到10月正是一年当中水流最大的季节,而到了缺水的季节水流小而导致家家户户用水困难。
在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后,下派小组的工作人员发挥了市政协的工作优势,协调了附近的很多单位,在水源处修了一个蓄水池,这一下,社区居民彻底有水用了。
而这些惠民工作,全部在王会成的朋友圈里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手机变“老师”
下社区一年,带给王会成的感受就是实在。
“在政协工作的时候需要不停地协调很多事,每天时刻都在担心有没有事情忘了。但是下社区之后,每一件事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实在”,这是王会成在社区工作最大的感受。唯一让他感到不足的,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学习时间太少。
“我自己也包了不少户,早上10点一上班就开始入户,到中午1点半了才勉强把一半的住户走完”王会成说。一天大部分时间用了在入户上,然后再处理其他杂乱的事务,人很疲乏,下了班之后自然而然就放弃了学习。不过,对于王会成来讲,学习终究是不能放弃的。
“现在我都用手机看新闻,很多政策下来了微信上就能最先看到,比报纸快”说着,王会成就拿起手机点开了微信。“现在,像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张春贤书记的讲话精神还有朱海仑书记的相关讲话精神,微信上都有,我就让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看看,一起学习。”
“新媒体真的平台特别好,我经常把我们的工作在朋友圈里发,很多外省的朋友都在点赞、说好。”对于新媒体,王会成赞不绝口。
“你看,今天的会议开幕,好多赞”王会成指着他的朋友圈说到。
编辑:薛鑫
关键词:工作 朋友 乌鲁木齐政协 委员 微信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