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正常福利不正常也是举报信
原标题:“正常福利不正常”也是举报信
近期,职工正常福利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项网调显示:54%的网友称,以前单位常发福利,现在不发了。52%的网友称,如果单位不发福利,会感到非常失望。地方政协委员表示,“从去年起,‘发了五十年’的米面油也被取消,对很多一个月工资只有一两千元的退休职工来说,这一二百块钱的福利,是钱,更是感情。”(1月25日《华商报》)
三五十斤米面,几瓶食用油,一两场春秋游……说这些是正常福利,其实就是两个意思:一是雇佣方不管姓公姓私、抑或混合所有制,都要明白,员工是“人”,不是人格化的机器。正常福利就像是传统礼节中的“手信”,数量虽寡,情谊深重,它寓意着在货币化的劳动关系中,还有人文温情在,顺便刷个“道德血液”的存在感。
二是眼下中国劳动力价值并没有被市场所高估,说白了就是工资并不高。何况,新年伊始,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地纷纷上浮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我国各地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虽不完全一致,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逢年过节连个福利都要取消,当真也是“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了。
逢年过节发的那点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但八项规定或反四风后,被不少单位混在“脏水”里一起泼出去,说起来,似乎是被反腐大势误伤所致。比如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除了要求风清气正过节之外,还特地强调,“务实节俭组织好正常的党团、工会活动,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这样的强调,令人想起去年中秋后,人民日报也曾旗帜鲜明的表态,“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
现实而言,员工“正常福利”变得不太正常、或者太不正常,可能并不是领导们忽然高风亮节到极致,而是大家都急于通过“全员寡淡过节”,来表达一种形式上的清廉——或者说,是担心在福利上成了“出头鸟”,而拔出萝卜带出泥。就像“表叔”事件后,“敢戴表”反倒成为一种难得勇气一样,大家怕的不是“鉴表”,而是顺“表”摸瓜。少数权力者投鼠忌器——给员工发点福利,怕有人眼红,怕被舆论盯上,怕无法表达反腐的底气,更怕因此而“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么,断了员工正常福利呢,大不了被腹黑几句“一百块钱都不给”,反正也没人敢拿饭碗去拼福利。
一句话,福利是权利。福利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员工权益的现实困局。
眼下,真要让“正常福利”回归年节惯例,除了根子上的功夫,还得寄望福利制度化。当然,各级监管部门不妨查查:看看哪些单位、部门、企业,本来年年有福利,忽然这两年停得一干二净。用元芳的话说,“此事背后一定有个天大的秘密”。没错,不发“正常福利”的,显然不属于正常行列。因此,“正常福利不正常”也是举报信,亟待监管者铿锵回应。(邓海建)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正常福利 不正常 举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