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下雪校车停运就完事了?
原标题:张剑平:下雪校车停运就完事了?
1月28日湖北因下雪,某县教育局通知校车停运。通知要求如下:各学校和幼儿园的接送学生车辆从今天中午起一律停止运行,学校和幼儿园通知到每个学生家长,由家长到学校或幼儿园接学生放学,因故通知不到的,由学校安排教师将学生送到学生家长手中。
紧急通知的初衷当然是好的,要“保障每个学生安全离校、安全到家”,“要教育学生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自我防护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师生的关爱。
但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应对措施吗?
先来看看“校车停运”。近年来,“大鼻子”校车成为城乡一景,方便了众多师生出行,的确是一项惠民政绩。当然,校车安全问题也让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绷紧了神经,校车千万不能出事。但是,“校车停运”就万事大吉了吗?“由家长到学校或幼儿园接学生放学”,原来是把问题抛给了家长。家长一定会按学校的要求接回孩子,那家长又怎样把孩子接回家里呢,路程较远的,不开车、不坐车行吗?孩子回到家里又咋办呢?这本应是家长的工作时间啊,我们不能假定每个家庭一定每天会有一专人在家全天候守候着孩子!
再来看看“提前放假”。提前放假,意味着不能正常完成教学计划,那么,这势必会影响下学期的教学进度。那么,被耽搁的那些环节如何弥补?近年来,有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很多时候习惯把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抛给了家长和社会,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孩子学习成绩赶不上了,老师就可能会通知家长想办法让孩子上“培优班”;碰到恶劣天气或紧急疫情,学校也是“放假”了事,却鲜有相关配套措施跟上。
同时,我们也似乎也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为“都是下雪惹的祸”。
作家刘墉曾在《课不能停》一文中写道:“据统计,十年来纽约的公立小学只因为超级暴风雪停过七次课。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事。犯得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吗?小学的老师也太倒霉了吧?”“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贫困的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里免费的中饭,甚至可以多拿些回家当晚餐。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苦一点儿,也不能停课。”
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突发事件面前,更多的时候是否应该往深里多想想、多一些从容的面对,而不是简单“放假”了事?到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应该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全社会的精神家园了!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真正遇到极端恶劣天气另当别论。
编辑:水灵
关键词:校车 下雪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