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从恒大养牛到万达玩球
原标题:人民日报各抒己见:从恒大养牛到万达玩球
●赚不了快钱,不意味着赚不了大钱,房地产业的市场空白尚有很多。如果真能留下一批专业人士专心做事,使企业脱胎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服务商,才是楼市的双赢
新年伊始,最令中国球迷兴奋的消息,除了中国男足40年来首次以小组全胜冲进亚洲杯八强,恐怕就是地产巨头万达入股西甲劲旅马德里竞技。
去年下半年以来,像万达这样“不务正业”的地产大佬不在少数:恒大一口气成立了乳业、畜牧、粮油三个涉农集团;金科则加快了投资光伏、风能及页岩气的脚步。领头羊都不再原地吃草,纷纷尝试下海捞鱼、上树摘果,难怪不少机构看空中国楼市,泡沫论、过剩论在岁末年初再次多了起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告别了“拿地就能赚钱”的时代。去年底,楼市首次告别了整体单边上涨的势头,不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甚至跌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市场再次证明,只要有充分竞争,任何行业都不会一直处于短缺时代。当市场进入供求平衡时期,库存消化速度势必减慢,向来好使的“高杠杆、高贷款、高周转”赢利模式恐怕再也行不通了。在结构性供给过剩的情况下,还想不分城市、不讲地段、不求品质地赚快钱,未免一厢情愿。
然而,赚不了快钱,不意味着赚不了大钱。小到提升房屋品质,大到提供便利生活,房地产业的市场空白尚有很多。我国公共建筑的节能达标率不足10%,高附加值的智能住宅更是少之又少,建筑的功能性开发依然很弱。我们地产开发的专业性也较差。如何设计一家医院才能最大程度地缩短病人挂号、就诊、取药的路程,这不仅体现医院流程设计的科学性,更体现开发商的专业程度。可惜近些年,被热炒概念的医疗地产、养老地产大多挂羊头卖狗肉。我们依托于房地产开发的现代服务业依然是短板,不仅保洁、绿化等传统物业服务还良莠不齐,智能社区、智慧城市等配套服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领域远非薄利的红海,桩桩生意“钱”途似锦,甚至还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如此机遇纷呈又怎么可以说楼市已绝对过剩?
房地产市场缺的不是新机遇,而是专业人士专心做事。尽管新机遇众多,但都是宝塔尖的明珠,企业没有两把刷子很难抓得到。过去楼市长期供不应求,多数房企不需要也没时间关注细分市场,不少企业专业储备不足。现在,传统市场库存待消化,新兴市场机遇又被小米、海尔等一批持互联网思维的跨界者“搅局”,要想顺利突围,甚至月宫折桂,着实不易。可如今楼市调整已经敲响警钟,若不痛定思痛,阵痛就会变成长痛,甚至最后连痛的机会都没有了。从这个层面看,调整也是机遇,倒逼房企跳出对规模、速度的执着,顺应消费升级去升级。
多元化与专业化是企业发展的两种路径,本没有对错,更难一较高低。但对于正处于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快速推进时期的中国,如果房地产企业中真能留下一批专注于专业化的痴心人,甘心从简单的房屋供应商一步步脱胎为差异化、专业化、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服务商,那才是皆大欢喜的楼市双赢结局。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02日 19 版)
编辑:水灵
关键词:恒大养牛 万达玩球 中国球迷


江西鄱阳湖湿地现“瀑布”景观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过街天桥坍塌致多人死伤
武汉大学樱花绽放
阿土伊格四国将加强反恐等领域合作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辞职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