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从空铁对决到空铁联运
竞争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竞争给企业的既有压力也有动力。铁路与民航展开合作、取长补短,旅客的出行成本、出行时间以及享受到的服务,均有望得到改善
火车飞机零换乘、飞机高铁卖“套票”——今年春运,“空铁联运”产品逐渐热起来。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多家航空公司与铁路局共同推出“买机票送高铁票、行李直挂”的服务,受到旅客的青睐。
空铁亲密合作,让人想起前两年高铁刚兴起时民航直呼“狼来了”的情形。空铁间的竞争,在民航业一度被比作“生死对决”。武广高铁通车,一个月内逼停了长沙—广州、武汉—广州10多个航班。京沪高铁运营,航空公司大幅降价抢客源。高铁对民航的冲击显而易见。
据研究,500公里以下的距离,民航已没有任何优势。800—1200公里的距离,是双方争夺最激烈的领域。在这一领域,航空公司曾纷纷在第一时间打起价格战。高铁如果票价定为800元,立刻会有航空公司推出大量799元的机票,接着又会有别的航空公司推699元的机票。旅客乐见“渔翁得利”,行业主体却是五味杂陈。价格战是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但往往不可持续,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当一些航线陆续出现航班减少、航线取消现象,受到影响的已不仅是企业和行业,旅客的选择空间也在变小。迎接挑战是不是只有打价格战这一条路?调整定位、理性应对,航空公司不再一味地打低价牌,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探索与竞争对手展开合作,逐步走向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合”。
从火药味颇浓的“空铁对决”到今天共同拓展市场的“空铁联运”,竞争对于行业发展积极的一面充分展现。
竞争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竞争给企业的既有压力也有动力。面对对手的挑战,企业能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空铁间的竞争中,民航完善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越来越多地在高铁体现;航空公司也更加主动地进行差异化经营,并通过开启“快线”的方式弥补登记手续繁琐的短板。
竞争也不一定就是此消彼长。在空铁刚形成竞争态势时,民航部门被问得最多的、也是航空公司最担心的就是,有多大一块蛋糕会被切走。几年过去,高铁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民航的市场也没有萎缩,反而连年保持着10%以上的快速增长。探究原因,正是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以及不同交通方式竞争带来的实惠,促使更多人出行,共同做大了市场。蛋糕大了,竞争双方无形中在互相补充客源,双方都受益。
空铁联运,有利于行业企业,最终受益的还是旅客。毕竟,没有哪个交通方式可以做到全覆盖,更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展开合作、取长补短,旅客的出行成本、出行时间以及享受到的服务,均有望得到改善。当然,这种合作还刚刚开始。空铁联运之所以在长三角率先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集机场、火车站、地铁为一体的优势,以及长三角地区大量城市有高铁联接。要让空铁合作在更大范围给更多旅客带去便利和实惠,还需要做好不同交通方式的联合和衔接,特别是在新建机场、车站的规划建设时能够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合作留出更多空间。
编辑:水灵
关键词:空铁对决 空铁联运 竞争 旅客


库尔德地区禁飞令解除 6个月来首飞国际航班
英国42岁祖母骑摩托游遍七大洲
南京鸡鸣寺路“夜樱”烂漫
缅甸总统吴廷觉辞职
叙首都大马士革遭火箭弹炮弹袭击35人死亡
伊战爆发15周年后的巴格达
鄱阳湖进入第17个春季禁渔期
西班牙海鲜饭飘香巴伦西亚狂欢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