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禁放“开门炮”成为常态
原标题:张维:让禁放“开门炮”成为常态
2月24日,《都市时报》提醒市民:春节长假结束了,今年的“开门炮”不要放。杭州市今年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只有2月18日、19日和3月5日(即年三十、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2月24日《都市时报》)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虽然人们也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有环境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浪费钱财、制造垃圾、增加环卫工们的工作量等诸多危害,但为了图喜庆也要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为此,有不少城市还专门出台规定,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禁放和限放,但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总人引来舆论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笔者认为,让禁放“开门炮”成为常态,首先要消除人们根深蒂固民俗思维。在很多人看来,“开门炮”是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尤其是对经营生意者,他们更加重视“开门炮”的燃放。“开门炮”不仅要放的响,而且还要持续时间长。最好是吸引过往路人驻足观看,总之,“开门炮”放的越热闹越能显示家丁兴旺生意红火。
其次,是消除盲目攀比心理。一些人燃放“开门炮”存在盲目攀比心理。别人放我也放,甚至还要比别人放的响、持续的时间长。
此外,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表率,自觉过个清静年、廉洁年。如今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也热衷于燃放“开门炮”。寓意来年工作一炮打响,顺顺当当。花的是纳税人的钱,造成浪费,百姓还得跟着遭罪。
笔者认为,让禁放“开门炮”成常态,仅靠各种党纪条规约束限制还不够,还必须依靠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人的勤劳本分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燃放“开门炮”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寓意,就像我们拜财神、请财神一样,图的就是一种气氛。因为美好幸福的生活最终还得靠我们用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用我们超前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来引领。由此可见,春节只要内容有了,其形式就不太重要了。比如像燃放鞭炮和“开门炮”等,,危害我们生活环境和安全的东西,弃之也罢!
编辑:水灵
关键词:开门炮 常态 环保 鞭炮


墨西哥集中销毁毒品 现场火光熊熊
日本新燃岳火山再度喷发 浓烟高达3200米
辽宁盘锦斑海豹洄游栖息 满身泥泞一脸萌相
波音第9999架737飞机完成交付并飞往中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至少5人死亡
恐袭中自愿替换人质 法国警察重伤殉职
南京鸡鸣古刹樱花盛开 人山人海
“古埃及宝藏展”登陆罗马尼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