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节后的落寞惆怅是人之常情
原标题:知风:节后的落寞惆怅是人之常情
眼看春节假期就剩下最后一天,一想到明天就要上班,许多人就忍不住要开始逃避现实了,“上班焦虑症”成了热门词。不过,心理专家提醒市民:如果你不是在家和父母同住,那么今天最好能好好陪陪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在节后可能会遭遇更为严重的“节后空巢症”问题。(2月24日《金陵晚报》)
“上班焦虑症”和“节后空巢症”,虽然代表两代人由节日带来的感受,但都是人的正常心里状态。或许,“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加剧了这种体验。其实,北宋诗人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早已把这种离愁别苦演绎的既不空前也不绝后。而人类的丰富情感,就是在不同境遇下的起伏跌宕中,相互映衬着欢乐和愁苦,才懂得珍惜和守护。
所谓的“上班焦虑症”,实际上是人们对节日的意犹未尽所带来的惆怅若失。如果一个正常人若失去了这种心理感受,反而有点麻木不仁了。因为,节后上班不是一种意外,是本来就打算好的,并且是掐指可数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对此感到怅然。这种心理变化,不仅在节后,就是在分居两地的恋人相聚后的分离时,还会更加严重。性格越敏感,感情越细腻的人,对此的感受更明显。
在“上班焦虑症”中,可能包含了两种因素。首先应该是异地工作的人们,节后不但意味着又要进入紧张的生活节奏,还面临着与家人的分离;其次是在节日里享受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紧接着又要恢复繁忙工作的人,心里总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心理转换和适应过程,要不了几天,一切都会按部就班、回到从前。因此,过分强调“上班焦虑症”,就显得有点矫情了。相反,这种带有微微苦涩的滋味,何尝不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
倒是“节后空巢症”让人感到心情沉重。虽说“此事古难全”,但现在的家庭结构和就业方式,让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心理专家提醒市民:如果你不是在家和父母同住,那么今天最好能好好陪陪爸爸妈妈。但这也只是对与父母不同住的子女们,而那些因为外出工作与父母不同城的子女们,节日对他们来说,就如在本来平静的湖里扔进一块石头。在节前,父母想着孩子要回来,都会很开心,心理上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但等到假日一结束,儿女们离开后,家里一下子恢复“空巢”状态,老人就会感觉特别失落,难以适应了。
我觉得,专家把“上班焦虑症”和“节后空巢症”相提并论,并把后者看的“更为严重”是有积极意义的。暂且撇开“空巢老人”给社会保障提出的要求,就对纠结于“上班焦虑症”的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咱不谈个人远大的志向,就说背井离乡去异地打拼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一个人只要有这种责任感就够了,只要把所有的辛苦付出联想到自己和家庭的幸福,就能把节后的落寞惆怅化作创业的力量。
因此,“上班焦虑症”和“节后空巢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人之常情。在“此事古难全”面前,我们只能默默体会,无需过分声张。而无论悲欢离合、甜酸苦辣和世间冷暖,都是历练和成全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所以别把节后的落寞惆怅当做一种“焦虑症”,有这种感觉,才是一个实实在在懂感情的人。
编辑:水灵
关键词:节后收心 落寞惆怅 节后综合症 上班焦虑症


墨西哥集中销毁毒品 现场火光熊熊
日本新燃岳火山再度喷发 浓烟高达3200米
辽宁盘锦斑海豹洄游栖息 满身泥泞一脸萌相
波音第9999架737飞机完成交付并飞往中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至少5人死亡
恐袭中自愿替换人质 法国警察重伤殉职
南京鸡鸣古刹樱花盛开 人山人海
“古埃及宝藏展”登陆罗马尼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