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把“年”留下 让“俗”走开
春节假日期间,不少申城市民的感受是爆竹声少了,空气也清新了许多。据环保部门披露,在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情况下,申城大年初五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去年“迎财神”前的空气条件为良。
去年1月8日腊八节,新民晚报编辑部发出了一封“少放烟花爆竹 健康文明过年”的倡议信,引发市民关注、社会热议。今年春节前,从上海两会上“禁放区域扩至外环内”的代表呼声,到有关部门扩大禁放区域,减少五成烟花爆竹投放量,无不释放出“环保、绿色、健康、文明”过大年的强烈信号。就目前效果来看,多数市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浓浓的年味里不差硝烟这一味”。
作为传统年俗的一部分,燃放烟花爆竹可谓历史悠久。古人燃放烟花爆竹,是希望借助火光声势驱魔辟邪。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活空间越来越集中,骤然如炸雷般响起的烟花爆竹,不是在驱赶妖魔鬼怪,而是打扰了左邻右舍。
近年来,关于燃放烟花爆竹是否节日陋习的争论不断升温。其实,习俗本无所谓“陋”,只是要看是否适应当前环境。燃放烟花爆竹在居住分散的农耕社会算不得什么问题,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却是个大问题,少数人执拗于此,还是缺乏公共意识使然。这种公共意识匮乏下的自私,才是真正的陋俗。
就拿突然爆红的“抢红包”而言,从按部就班的拜年、领红包程序一路走来,“抢红包”以别出心裁的方式瞬间吸引了众人眼光,也着实为这个春节平添了几分热闹与欢乐。因为“抢红包”,有些久疏联系的故交重新相谈甚欢,有些只有点赞之交的网友浮出水面,在这场网络狂欢中,虽然最大的赢家是电商,但不少人也真切地找到了快乐。
当然,“抢红包”带来的不只是欢乐,也令不少人感到深深的焦虑。“春眠不觉晓,醒来抢红包”、“举头望明月,低头抢红包”、“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比段子更疯狂的是现实,不少人通宵达旦乐此不疲,“盯得眼花、戳得手疼”,锱铢必较的抢夺战,演变成了一场经济活动,由此不免使其庸俗化,乃至于使人忧虑于“春节被抢红包毁了”。
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在于其构建了强大的精神家园,也只有依附于这样的精神内核,外在形式才会更加丰富而有意义。世易时移,烟花爆竹渐行渐远,但在每个尽享亲情大餐者眼中年味依然;拜科技发展所赐,互联网不断为传统佳节注入新鲜元素,但我们是否还记得过年的真谛?“科技使生活更美好”,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懂得生活,美好生活不仅应远离陋俗的污染,而且应隔绝庸俗的搅扰。
编辑:水灵
关键词:春节 假日 抢红包 春眠不觉晓 春节文化


欧盟和土耳其领导人会晤同意加强对话
东南亚网约车企业Grad收购优步东南亚业务
美国宣布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湖北武汉樱花缤纷醉游人
乌拉圭举行训马大赛 比赛现场惊险刺激
哈勃望远镜拍到“恒星摇篮” 新星被蓝雾包裹
墨西哥集中销毁毒品 现场火光熊熊
日本新燃岳火山再度喷发 浓烟高达3200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