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台盟中央建议围绕“五好”做文章 确保粮食安全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讯(记者 孙金诚)对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产能达6亿多吨且库存充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开放度提高,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台盟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在“守好线,育好人,选好种,养好田,用好钱”上做文章,居安思危,提高粮食安全意识,保障粮食安全。
台盟中央的调研显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具备种粮要素的农业劳动力匮乏和下降、传统合理的田间管理得不到传承和发展、农田耕种率不高、优质高产良种推广使用工作受阻、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浪费触目惊心,已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问题的唯一出路,而粮食产量则主要依赖于种植面积和单产。”台盟中央在提案中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应像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一样来死守,当务之急,各地要抓紧摸清18亿亩耕地中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有多少,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国家级优良品种目录,采用财政倾斜、政策激励等方法来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范围,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以符合生态自然发展规律的农业生产技术来防止新的耕地污染发生,“宁可牺牲一些目前利益也要横下一条心治理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农田。”
推进粮食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离不开农业劳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全部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在55岁以上,且素质堪忧,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因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应像培养专科医生一样来培养现代职业农民,这才是农业生产好势头能够得以持续的重要前提。”提案中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着手研究如何把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尤其是青年人转型培养为现代职业农民,并设立培训现代职业农民的专项基金,在中高职乃至高等学校中开设现代种植等专业课,传授农业生产实践等基础专业知识,把他们培养成为农业合作化、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头羊。
同时,提案也提出,要确保农民可享受种粮补贴发放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以及优质生产资料供给,将优质高产良种和科技含量高的农资用品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只有用好钱,才能合理有效,真正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两会 五好 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