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软实力”走出去不能“太软”
新闻出版界委员建言文化走出去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汪俞佳)“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软实力’走出去到底依靠什么护航?”6日上午,新闻出版界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黄扬略委员的问题引起在座委员的热议。
“我曾经想过能不能到马来西亚建个新闻分社,当地一位朋友反问我,为什么要花大钱办分社,入股一家当地成熟企业不是更好吗?这引起我的反思,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一定要靠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搬到国外去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应该大力鼓励支持我国文化企业、媒体机构去海外投融资并购,跟当地寻求合作,借助海外媒体的平台进行传播,而不是单兵作战,事倍功半。”黄扬略说。
“不管我们怎么谦虚,中国就是一个大国,但在对外交流宣传上,我们是否做好了和大国地位相符的准备?”在中国外文局从事多年外文出版工作的黄友义委员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当前外文各语种版本已经发行了30多万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著作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一次,这说明现在世界对中国信息是相当饥渴的。但是,总体而言,在对外交流宣传上,我们还存在对‘内’强、对‘外’软的现象,主动性不够,很多问题被西方国家牵着走,‘软实力’走出去不能‘太软’,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掌握‘软实力’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不能还用我们自己的思维和传播方式,要站在世界的角度,让外国友人准确地、全方位地理解中国,不要产生误解。我们自己不努力,难道等着别人来改变吗?”黄友义说完,全场陷入一阵沉思。
编辑:薛鑫
关键词:拓展中外人文交流 新闻出版界小组 中央电视台 海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