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单独两孩”为何遭遇“熊市”?
原标题:“单独两孩”为何遭遇“熊市”?王名委员呼吁鼓励生育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赵莹莹) 已施行一年的单独二胎“生育新政”,因“严重遇冷”而在今年两会再度成为焦点。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共计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远低于国家卫计委此前“200万”的预估数量。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滑坡,导致“单独两孩”遭遇人口生育的“熊市”。即使崇尚多子多福的农村,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孩子数也已降至1.8的水平。
建基金鼓励生育
早在5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名就曾建议放开两孩管制。今年参会,他的提案从“全面放开”变为了“鼓励生育”。“对只育有一个孩子的家庭,都要鼓励其生育两孩。”在王名看来,我国应加快推动人口政策重心从数量控制转向稳定规模和改善结构,取消所谓“双独”、“单独”的生育限制。可在一些城市探索建立“鼓励两孩生育基金”,对生育两孩的家庭进行经济补贴和生活帮扶。
王名告诉记者,日本采取了很多鼓励生育措施,“日本有奶粉补贴、尿布补贴,从生育第二个孩子起,补贴力度也会随之增加。我的同学已经生了两男一女,现在正要养育第四个孩子。她说自打第三个孩子降生,生和养就全部不用花钱,第四个孩子政府还会倒贴钱给她。”在俄罗斯,只要适龄女性怀孕,不论婚否都会给予补贴。
“很多人并非没有再生育意愿,可每个人都在计算生育成本,住院费、生育费、抚养费、误工费……”王名坦言,目前实行的“生育新政”毫无弹性可言。
优生优育重在“质”
记者发现,“恢复并从技术和服务上改善强制婚前检查,鼓励适龄生育,限制高龄生育,坚持优生优育”被王名写进了今年的两会提案中。
据国家卫计委在2013年相关国际会议上的通报,估算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不仅要鼓励生育,还应强调优生优育。”王名表示,新婚姻法将“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婚检”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走高。他提出,这项“生育新政”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人们预期的弹性有多高?对人口增长率可能出现的下滑将带来多大刺激作用?这个刺激作用重点表现在符合条件的哪一类人群身上?这部分人占了多少比例?如何对其有的放矢地加以鼓励?最好能有2到3年的观察期。
废止社会抚养费制度
“谈人口问题,不能只着眼于今天,而是一定要放眼未来,具备战略眼光。”王名强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应体现生命本位、文化本位和家庭本位的原则。他建议尽快取消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同时废止以严格限制生育为目的的社会抚养费制度。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制度上规范“生育新政”,并为人口政策调整提供法律保障,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尽快对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要在去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调整相关政府部门的体制和职责;要立即停止各级政府以“一胎化”为核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执法及行政绩效考评办法;要大力开展关于“生育新政”和人口政策调整的宣传教育活动。
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切实解决独生子女高风险家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对“失独”家庭,应建立国家基金进行公益救助和社会支持。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生育 鼓励 单独两孩 遭遇 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