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培育“创客”滋生土壤 让天然的创新智慧健康成长
原标题:让天然的创新智慧健康成长 科技界委员谈如何培育“创客”滋生的土壤
提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用了这样的词来描述对就业问题的期待。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时,“创客”这个词也首次被提到,指出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众多创客脱颖而出”。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王硕) 看到这个提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力颇有感慨。在科技界别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他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
由于经常参与北京中学生的科普工作,黄力与这些孩子接触不少。“以前很多中学生就是来做做实验,写完报告就结束了。我碰到的这个孩子,由于成绩比较优秀,他上了清华。但上大一时,不知为何突然想自己创业,就毅然休学了。结果创业失败,又回到学校读书。但似乎热情不能被打消。大三的时候,他再次投入到创业中,开发了一个手机无线充电的装置,与女士坤包结合,拿到了纽约时装周上展示,结果产品获了奖,据说吸引了很多风险投资人的关注,准备为他投钱发展……”
“用现在网络流行话讲,这个孩子‘很任性’吧?”黄力说,“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估计不太支持让他这么做吧?似乎很冒险。”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假如这样的人多了,未必不是好事。当周围充斥着各种‘学霸’时,这种‘另类’的人是不是也应该鼓励?”
黄力的话引起多位委员频频点头。
怎么让这样的“另类”多一些?怎么去分析这样的案例?黄力觉得,应该有一种土壤去推动和鼓励这些人才成长。让草根的东西、大众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能去想、去做。“社会上多一些支持,说不定创新的思想就出来,让这些天然的创新智慧健康成长。而不是全部依靠把实验室里的研究生培养成那样的人。”
“对这样的事多一些宣传,当知道别的人创业做了什么,也许会激发自己的创业热情。”黄力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也认为,要培育好“创客”滋生的土壤。“大多数‘创客’创办的是小微创业,属于‘草根’创业。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例如减免税收或提高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额度;同时鼓励更多成熟的企业家支持,为创立初期中小微企业输血。”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