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结合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民族政策和革命老区扶持政策
原标题:孙大发代表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民族政策和革命老区扶持政策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张春莉) 通过近几年的调研和实地考察,孙大发代表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各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
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大部分地处边远地区或条件艰苦地区,一些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很多是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输出地,在这里从事开采的大都是大型央企,这些大的工矿企业经济运行基本上与当地群众的经济活动相分离,既解决不了群众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不了当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企业的所得税大部分上缴了给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而作为资源开采地不仅税收分成少,还长期背上环境生态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等重任。而生态保护任务繁重,又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影响。
其次,政策制度和相关规定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孙大发代表列举了这样几个现象:在有的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发资源时照顾当地利益、带动当地发展、给予资源输出地利益补偿”的法律规定没有很好得到执行。明明是天然气气源腹地,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使用天然气时却享受不到优惠,甚至高于内地一些地区居民的用气价格,一些政策对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历史欠账问题和特殊因素也考虑不足。为农牧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本是一项重要的农牧民优惠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贷款周期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周期不一致问题,即发放贷款时在年初,此时农牧民手里一般不缺钱,偿还贷款时在年底,正是农牧民再生产急需用钱的时候,造成农牧民申请小额贷款积极性不高,好政策发挥不了好效用。
对此,孙大发代表建议:就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革命老区扶持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国家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本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为促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从国家整体经济布局的高度,切实做好产业布局调整工作。同时,进一步重视做好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老区扶持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革命 老区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