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全国政协委员孙步新:城市中能否再多些报刊亭?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孙步新:城市中能否再多些报刊亭?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王菡娟) “报刊亭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硬件设施,承担着为民、便民、惠民等重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但目前,报刊亭在城市中却日益减少,城市中能否再多些报刊亭?”全国政协委员孙步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起报刊亭,作为邮政系统的一员,孙步新是又爱又无奈。
“当前,报刊亭在建设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据统计,仅邮政部门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就减少了9508个。一方面,原有报刊亭拆除较多,另一方面,新建报刊亭也很困难。很多城市在加快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未将报刊亭纳入规划同步建设。现在,许多城市主要街区、新建住宅区、繁华商区、地铁线站口,缺少群众每天买书看报的报刊亭。”孙步新告诉记者。
事实上,长期以来,报刊亭在我国的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孙步新还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报刊亭是主流媒体贴近群众最直接的渠道,报刊亭每日零售中央、省、地市三级党报党刊达16万份;一线城市报刊亭月均销售额可达1万多元,二线城市也能达到8000元左右,到报刊亭购买报纸、杂志,已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4年,北京还推出智能报刊亭,以LED条屏、灯箱、监控等设计完善夜景照明、安防功能,叠加自助缴款、包裹自提、WiFi免费阅读等高品质业务,成为传播文化、服务群众、美化环境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孙步新表示。
“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报刊亭建设与管理纳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和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孙步新说。
为此,孙步新建议由国家文化、宣传部门联合发文,将报刊亭建设与管理纳入中央“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中,作为全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全国城镇加快建设和转型发展。同时将报刊亭建设与管理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划部门在城市新建、改造中,应将报刊亭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前进行规划。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城市建设 报刊亭 委员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