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不让一个民族地区在发展中掉队
--多位委员为民族地区发展支招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刘洋 吕东浩)“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据全国贫困人口的大多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生存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今年两会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多位委员的一大牵挂。“不能让一个民族地区在发展中掉队。”围绕进一步激发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促进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委员们集思广益,从多个层面争献计策。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目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铁客运建设还没有列入计划,这次他专门准备了一份关于“尽快开通张吉怀客运专线”的提案,以期呼吁推动张家界、湘西、怀化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帮助这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田岚委员见到记者时迫切地说。
“由于受历史、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边境民族县公路改造或提升等级难度大,因而制约了路网总体作用的发挥,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付刚委员表示,县级公路建设资金除国家补助的以外,还需要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投入配套资金,而边远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低,公路建设资金筹措困难。“促进民族贫困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物产和旅游等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带动口岸外经贸发展及农副产品流通,拉动周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使当地群众尽早实现致富目标十分紧迫!”付刚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边境民族县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资金短缺对交通发展的制约,提高公路等级,切实解决边远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边远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倾斜力度,统筹考虑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招商引资以及社会稳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以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能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稀缺资源,要通过留住这些乡土建筑来留住乡愁。”田岚委员表示,目前许多古村落在加速毁灭,这是无法复原的历史遗迹,形势十分严峻。他建议,可通过采取主要旅游线路改造民族特色村寨的路子进行传承保护;努力抓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申报筛选;拓宽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路子等方式保护好少数民族独有的稀缺资源。
“发展旅游还要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田岚委员补充道,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吸引人的另一块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发展旅游留存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议这些地区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一方面污染企业坚决不能上;实在要引进企业,必须加强全方位的监管;另一方面,尽量减少森林居住人口。
大团结保稳定是基础
《关于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是穆可发委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一份提案。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日益密切,跨区域大流动更加活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速度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0%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 0个百分点。穆委员担忧的是,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民族成份日益多元化,人员构成日益复杂化,职业行业日益多样化,由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地域等多方面原因,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穆可发委员表示,当前“堵、撵、挤”等现象还在一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因“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引发的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穆可发委员建议在法制框架内和在法治轨道上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形成做好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全面掌控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新情况、新动态,将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运用各种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要建立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入土、入口、入寺等“三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大力培养一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对妥善解决复杂的、敏感的、易发的民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穆可发委员说,许多涉及民族方面的事情,由少数民族干部去办理,少数民族群众更容易接受,关键时候他们出面,效果会更好。他建议逐步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基础性工作;切买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入口难的问题。“对少数民族村官实行倾斜政策,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基层乡镇中的村两委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干部。每年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调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到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乡镇进行锻炼,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贾殿赠委员:支持新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未来10年,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在参加两会的贾殿赠委员表示,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关键靠人才。“提高新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截至2013年,新疆有普通高校36所,在校生27.8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9.16%,高等教育由快速发展步入稳步、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贾殿赠指出,由于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新疆高校仍然存在办学经费,特别是公用经费及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教学和实验实训、科学研究、教师学生生活住宿条件亟待改善,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引进困难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新疆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快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增强高等教育自我发展和服务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能力。”贾殿赠说,根据新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2015年达到32%,2020年达到40%的目标,对照国家标准,到2015年,全区公办高校校舍建筑面积短缺336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3000元计算,需校舍建设资金100余亿元。为此,贾殿赠建议继续实施好本科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计划、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建设计划等五个专项建设计划,落实未到位资金27.17亿元。支持新疆大学新校区建设,“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央专项分别投入5.6亿元和10亿元,同时通过国家部委协调援疆省市采取包建命名的方式援建教学、科研楼。重点加大对办学条件薄弱高校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和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建设。2016-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60亿元继续实施五个专项计划,全面改善新疆高校基本办学条件。
围绕加强新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贾殿赠建议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疆专项计划”,鼓励和吸引高水平人才到新疆高校工作;支持新疆高校建设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中支持新疆高校更多项目;协调“985”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每年为新疆高校定向培养100名博士层次教师;支持将新疆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由200名增加到400名;继续优化生源结构,扩大内地学校新疆人才培养规模。(记者 吕东浩)
蒋平安委员:加大对新疆就业和社保事业的支持力度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对口援疆省市的支持下,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国家投资的大型项目落地新疆。”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表示,目前在新疆,一些颇具规模的企业用人需求旺盛,但符合条件的人才匮乏,出现“招工难、就业难”的供需不匹配现象,导致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凸显,特别是南疆四地州就业矛盾尤为突出。
“解决好新疆就业问题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关键。”蒋平安建议继续加大对新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按照规划要求,力争“十二五”末完成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县(市)、乡镇(街道)全覆盖的目标。“十三五”期间,积极拓展项目领域。进一步推进地(州、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中心建设,并将各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项目建设范畴;逐步开展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县(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根据初步测算,建设这些项目需33.32亿元。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请国家予以大力支持,免除地方配套资金。
同时,蒋平安还呼吁对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政策照顾,包括实施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内地就业定向计划,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设定专门职位,统一考试,各部门每年单独招录少量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建立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到央企就业见习制度,在疆中央企业新招用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对内地接收新疆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减免一定税收等政策等。同时,把接收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纳入对口援疆工作内容,对已在援疆省市就业创业和有意愿到援疆省市就业创业的新疆少数民族给予一定的营业场地租金补贴,减免工商、税收等各项税费,从营业场所、办理营业许可手续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协助,并在就医、上学、社保等方面享受当地户籍人员同等政策,并适时纳入当地廉租房的保障范围,以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在内地安心就业创业。(记者 吕东浩)
法蒂玛·马合木提委员: 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
在我国56个民族中,少数民族海外侨胞有三、四百万人,其中250万少数民族侨胞生活在我国8个陆地沿边省区15个国家。作为西北地区重点侨乡的新疆旅居在外的侨胞约有100万人,归侨侨眷50万人,侨胞主要集中在新疆周边国家及土耳其、沙特等国家,且95%以上是少数民族。根据这一特点,全国政协委员法蒂玛·马合木提呼吁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
法蒂玛·马合木提表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面临多重困难,包括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感还不够高;对少数民族籍侨胞社团建设投入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归侨侨眷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引资引智渠道狭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法》落实不到位等。就此,法蒂玛·马合木提提出6点建议:
——加强侨务工作组织领导,加大政府对少数民族籍华侨华人调查研究力度,为做好海外华侨华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各族侨胞做好服务。
——进一步夯实国内侨务工作基础。继续以“送温暖慰问活动”、“归侨侨眷职业培训班”、“归侨侨眷子女夏令营”等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贫困归侨侨眷、老归侨、归侨侨眷杰出人士、特殊困难归侨为重点,服务侨界重点群体和弱势群体。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牧区抗震安居,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和危房改造,大力提升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水平。
——加快培养爱国归侨侨胞力量。推动旅居中亚国家、欧美国家的少数民族籍侨胞成立爱国友好社团、培养更多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的侨胞重点人,使之成为团结争取少数民族籍侨胞的可依靠力量。
——切实推动解决少数民族侨胞出入境难问题。政府协调有关部门为正常出入境的少数民族籍侨胞和归侨侨眷办理护照、签证手续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并在出入境查验方面逐步消除有损我形象和侨胞感情的简单做法。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力量建设。继续选调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素质过硬、学历高、和精通外语的优秀外事侨务干部或从优秀少数民族留学生中选拔到驻外使领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重点使领馆工作,既有利于近距离做少数民族籍华侨华人工作。又可吸引这些留学生回国,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外事侨务干部的重要力量。
——积极引进侨资侨智,为侨胞参与建设家乡创造条件,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服务。对少数民族地区海外留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自费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予以特殊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其回国服务,为家乡服务,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中,又让其切实受益、互利互赢。(记者 吕东浩)
编辑:薛鑫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生态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